年前,华北地区一个重点用户来函反映:武钢产品在进厂抽检过程中发现铁损性能超标。这家用户长期使用武钢的钢材,以前一直对武钢产品反馈情况良好。这次用户接的订单很急,为满足用户需求,武钢迅速提供了新的产品补充上去。
武钢质检中心派去现场取样验证的人带回的检验结果还是超标,但样品带回武钢检测,结果是合格的。为什么两家检测结果存在差异?问题出在哪里?黄双心里一直记挂着差异值,春节也没过踏实。
春节一过,黄双就带着大班长叶国明踏上了开往华北的列车。一路上,黄双反复思考检验室里的每个工作环节,梳理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一定要弄清两家单位检测差异存在的原因,防止后续再次出现异议。
一下火车,两人直奔厂家,厂家负责人一通抱怨。在随后的交流会上,黄双与用户耐心沟通,承诺有责任、有义务查清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随后,黄双一头扎进现场,详细了解用户检验室取样、制样及检验的全过程,调取查阅初验、复验结果,以及不合格试样的铁损性能数据。在这过程中得知,用户是首次使用这个规格,比以前用的品种档次更高,同时,因老设备使用时间较长,这次更换了新设备。
在这个行业工作多年,黄双对钢铁产品检测的各类标准了然于心,也见识过国内外不少先进的检测手段。黄双发现双方在共同检验一个试样的时候,用户新设备存在取点不对、线性不好的问题。
“问题肯定出在这里!”黄双当即联系新设备生产厂家,将取点不对的问题通过手机拍照传给厂家服务人员,再通过电话告知原因和调整方法。经过反复调试,终于解决了取点不准的问题。黄双同时建议用户将已停用的老设备开启校准,将武钢带去的不同牌号试样进行比对试验,发现武钢和用户老设备检测结果一致,上次抽检不合格的试样用老设备也测试合格。用户检验人员当场认可了两家存在差异的原因。问题查清了,用户及时调整了检验误差,为下一步生产指导提供了决策依据,武钢产品的品牌形象也得以维护。
但工作并没有结束,在“质量效益提升年”里,武钢质检中心转变思路,开启事前介入模式,主动服务用户,为重点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在用户使用产品前就介入用户制样、检验过程,开展比对试验;对于已发生异议的抱怨,则在第一时间派员处理,通过现场核实用户检测过程,依据标准向用户提出检测方法改进意见,提高双方检测结果一致性,消除用户使用的后顾之忧。
仅今年前3个月,质检中心就通过走访交流、现场跟踪等形式,为多家重点用户开展现场交流比对检验12次,将一些容易产生质量抱怨的问题消解于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