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界限,推动优势互补
以“一盘棋”思维打破地域界限,统筹攀枝花、西昌两地资源,构建“优势互补、高效联动”的生产格局,成功破解品种钢集中排产、极薄规格及钛材轧制难度大等多重挑战。
攀枝花基地以“提质增效、结构优化”为工作导向,10月份热轧品种钢产量占比达48.9%。其中,≤1.8mm极薄规格、≤2.0mm薄规格品种钢产量均创历史最高纪录,成为效益增长“压舱石”;西昌基地充分发挥规模与物流优势,热轧通过量、酸轧月产量等指标均创年度新高,产品外发总量及库存压降工作圆满完成预定目标。
协同发力,实施精准调度
通过资源协同、信息协同、技术协同,搭建跨基地生产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从订单排产到物流外发的全链条贯通,将“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理念落到实处。西昌基地通过技术支持,助力攀枝花基地突破极薄规格钢生产工艺难题;攀枝花团队以远程协作方式,协助西昌基地开展钛材轧制工作。
该公司推行“日调度、周分析、月总结”协同机制,通过统一调度、信息共享、人员互援,让两地资源“活”起来、产能“跑”起来、效益“升”起来。
精准施策,实现效益最大
以差异化战略为核心,攀枝花基地主攻高附加值品种钢,西昌基地专注规模生产与高效物流,形成“技术攻坚+规模生产”双轮驱动格局。通过优化轧制参数、强化生产过程协同,实现极薄规格钢稳定量产,钛材轧制单月三次取得突破,达成精准优产目标。
10月份,该公司板材系列高毛利品种钢产量再创新高,生产占比接近五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