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管理的班长
在安钢,班长可以称得上是“兵头将尾”的人,他们工作在一个个普通的岗位上。准备车间装辊班夏艾华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班长。
夏艾华人称“夏抵得”,他常对人说,只要工作做好了,这一生就值得了。他和他的团队负责轧钢厂三条轧线的轧机装配与维护、轧辊冷却水管及压下装置的维护工作,他们的工作可以说是“苦、脏、累”的交集。自2008年夏艾华担任班长以来,在他的带领下,装辊班有着不一般的创造力、执行力和战斗力,连续实现了“零烧辊”和“零误机”。
夏艾华“科学搭配”,以党员带群众,以先进带消极,从细微之处入手,梳理分解班组各项管理工作,出台多项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班员们干事积极性。
2010年,多名新员工加入到装辊班,夏艾华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平时遇到的故障案例,运用所学过的知识,针对轧机及轧机轴承常见故障,总结出故障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传授给新员工,做好“传帮带”。
夏艾华在班员中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意识,违章操作或安全隐患一经发现,必定“小题大做”。通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不断提高班员们“我会安全”的能力。他还带头开展技术创新,提出或者参与的改造及技术革新项目众多,仅轧机轴承改型一项就为轧钢厂年节约成本100万元以上,短应力轧机保养方法改进、挡圈优化等十几项技术革新项目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
班员人人是能手
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班组、公司优秀班组、公司工人先锋号、公司模范班组;在装辊班的办公室里,荣誉证书挂满了墙壁。
在这支普通的团队里,人人都是能手。
退伍不褪色的党员吴志根、赵星忠、吴万策平时刻苦练习各种抢修技能,还带头组成排查方阵,循环、交织排查,及时发现处理各种问题,切实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笑脸员工”昌国晓,多次参与中晚班的检修加班,与同事在生产线上连续工作三天两晚是经常的事,连续几届蝉联班组的“笑脸员工”;“管家婆”李文治,班组成本点点滴滴都要过问,大到轧机设备,小到螺丝电焊条都不放过;“编外政委”孙立根,专门负责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各类各级文件精神的宣讲,将班组休息室布置得如温馨港湾;李江、姚江华、柳建国、卢忠富等多名班员在《安钢轧钢厂实现零烧辊》及《减少轧辊倒运费用》的QC课题中唱主角,其中《安钢轧钢厂实现零烧辊》获得全省“质量提升”QC成果发布三等奖。
2012年,装辊班在生产中发现,轧机轴承内套退套常导致轴承烧坏,严重影响生产效率。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装辊班的班员们下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讨论分析、绘制图纸、制定方案、采集数据,他们突破原有的处理思路,大胆技术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处理,预防轧机轴承退套卡环设计出炉,这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近年来,在班员们的努力下,“一种新型的轧机轴承座注油孔设计”、“短应力轧机修复保养攻关”等30多项小改小革在班组各个生产环境中取得实效,为班组节约成本、稳定生产工艺、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一种新型的轧机轴承座注油孔设计”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
装辊班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的工作中也一样能发光。
和谐温馨的家
装辊班组在注重生产的同时,还关心员工的家庭生活,就像一个和谐温馨的大家庭。
“叮铃铃。”今年4月的一个下午,片区长吴万策接到紧急电话,家属车祸重伤住院。班长夏艾华得知后,组织班员们纷纷伸出援手。
针对班里有部分大龄未婚青年的实际情况,班里组织开展多次与外单位的联谊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班组推选业绩突出的员工参加拓展训练,培养提升执行力与向心力;一位班员因工作忙而不能为建新房子而操劳的父母分担压力,班长夏艾华知道后立即组织几个调休的班员前去帮忙;一个班员的妻子查出癌症,班组自发凑钱去医院看望。
在不经意中传递的真情,将班组员工的心凝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