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突破是全方位、全工序协同作战的生产成果,其成功得益于几个关键环节的精准把控与极致优化。一是高温出钢奠定高效基石。炼钢作业区利用当天铁水条件较好及炉况较好的有利条件,科学决策,果断将出钢温度保持在1640℃以上。为后续的LF精炼工序大幅缩短精炼周期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热量条件,确保了钢水温度,为整个连续高效生产的“马拉松”奠定了坚实起点。二是连铸工序的高效协同,拉速稳定保障生产节奏。连铸作业区与精炼工序紧密配合,根据钢水供应节奏精准调控,将铸坯拉速稳定维持在1.0m/min,实现了高拉速下的恒速浇注,有效保障了全流程生产节奏的顺畅与稳定,为连续多炉次生产提供了关键支撑。三是真空精细控制,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RH精炼工序积极与各环节沟通协调,在确保成分温度达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双工位协同优势,严格把控真空核心指标,实现真空度及保持时间(低于67帕持续时间不低于12分钟)100%达标,在高效生产的同时全力保障钢水质量,真正实现了效率与质量“双赢”。
下一步,周口基地炼钢作业部将系统总结本次生产经验,优化双工位生产衔接节奏,加强物料准备与设备运行精细管控,进一步摸索RH生产组织规律,为后续整浇次连续稳定高质量生产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