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营公司始终高度重视氧气放散率的降低,并对其持续攻关,使该项指标不断降低。今年以来,为实现氧气的更优利用,北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指挥协调和考核作用,全力配合相关单位进行氧气放散率指标攻关。北营制造部强化各工序用氧管理,发挥好调度指挥职能,加强生产信息传递和反馈管理,根据生产情况变化,随时与北营炼铁厂、北营炼钢厂等用氧单位和制氧厂进行沟通协调,做到用气均衡、稳定,最大限度实现用氧的动态平衡。北营能源管理部根据各单位生产实际,制订了详细的介质平衡方案,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强化跟踪管控,严格执行考核,确保整个生产系统稳定经济运行。
在具体生产环节,北营制氧厂紧密围绕成本管控指标,在氧气放散率上下功夫,结合北营公司新的生产模式,及时把握钢铁主体生产冶炼节奏,持续优化机组运行方式。 在4月份及时调整了机组生产运行模式,调整后制氧能力达到10万立方米/小时,充分满足了炼铁工序用氧需求。为准确有效把握炼钢生产工序用氧情况,建立起一条以北营能源部为中心,北营制氧厂和北营炼钢厂两家生产科调度室为端点的信息联系传递的绿色通道,为及时调整各制氧机组的生产负荷提供信息保障。在北营炼钢厂两座以上转炉同时冶炼前,两家调度室能够及时沟通,通过多次摸索,找出了最佳的供炼钢用氧经验值,确定炼钢吹氧在4.6万立方米/小时以上时,供炼钢氧气管网压力相对稳定。该厂还及时同炼钢厂沟通,掌握转炉检修情况,真正做到超前预判,持续优化平衡氧、氮、氩气在整体管网系统中输送量。此外,该厂还推行精细化操作,加强各生产作业区生产操作管理,在各作业区推行精细化操作。着力增强生产作业区作业长、班长、职工的“降耗”意识,加强标准化操作,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生产岗位操作人员在操作中密切观察氧、氮气管网和气体球罐压力情况,实时向生产科当班调度汇报氧、氮管网压力变化,及时调整生产负荷,全面保证了用户的用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