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打包机“降温”
比起炎热的天气,通钢公司高速线材厂一线材生产线打包机前铺设排水管路和供油管路的场面更加火热。几名职工一边研究问题,一边快速地作业。忙碌的检修车间技术员马铁军介绍:“他们利用二线材闲置的备件,通过给打包机做‘手术’,让打包机‘降温’。”近一时期以来,随着气温的升高,一线材打包机频繁出现故障,导致液压油站循环泵经常报警、跳闸,影响了正常生产。经过检查,他们发现症结是冷却器长时间使用,内部结垢较多,冷却效果不好,导致液压站油温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聚集检修力量,重新设计了给排水管路和供油管路,并制作了冷却器简易支架。检修车间段长马维国说,为节省费用,脏点儿、累点儿都不怕,但是备件不足是个难题。生产刻不容缓,于是打起了二线材闲置备件的主意,通过比对,技术参数满足要求,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节约配件费用,还可以降低库存,真是一举三得。
“智多星”解难题
在通钢公司第一钢轧厂炼钢炉前,正在监测修改后稳定运行程序的炼钢电气车间技术员王亮的脸被炉火映得通红。利用小修时间,他们对大包回转台包盖、包体控制程序进行了改造,取得很好效果。王亮说:“包臂在上升过程中时常将密封包盖保温材料刮掉,导致包盖过热造成变形,严重影响包盖使用寿命。通过改变程序,月节约备件费用5万余元。”据了解,直面当前的生存困境,第一钢轧厂炼钢电气车间积极发动职工从点滴做起,深挖潜能。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作为挖潜增效的“先行军”,率先投入到节能降耗的攻坚战中,带领职工修复变压器过滤网、调整中包车称重压头、对喂线机进行改造等,仅两个月就节省备件费40余万元。他们带头解决设备难题,针对出现的问题现场蹲点,研究解决办法,被职工誉为“智多星”。
小班组“竞技赛”
通钢公司焦化厂炼焦二车间几名职工正在激烈地争辩着。原来,职工们正在晒自己的降本增效成果。“我用的材料是废弃的炉门刀边衬板,完全是白钢材质,耐腐蚀性强,一个可以使用一年多,不像以前纯铁工具,使用寿命不长。”炼焦二车间刘录臣笑呵呵地说。“以前修复炉门,拆卸下来的螺丝直接扔到废铁斗中,现在用螺母进行配对,丝口完好的重复利用,仅此一项每月节约修复费用500余元。”炉门修理班班长张小平插话说。“废弃的灭火器桶自行制作摇轮线架,提高效率三倍以上”“用废弃的槽钢制作清理焦炉水封槽杂物的‘铁撮子’,不仅保证了上升管密封效果,而且可以降低焦炉烟尘……”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展示着降本增效的成果。现在该车间坚持能用旧的不换新,能加工的不丢弃,能自制的不外购,积极为吨焦成本降低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