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营销总公司牢固树立价值创造理念,加速构建“市场开发、产品价格、用户服务、智慧营销”四大体系,持续深化“三大工程”建设,经营创效能力、终端直供比例等显著提升,内部壁垒正在被打破,协同合力正在深度释放,“经营体+区域+品种”三级联动机制结出硕果,产销研一体效能凸显。
特钢经营体捕捉到华东地区某重点用户新项目启动的信息,特钢销售部快速评估用户产品需求,技术研发团队优化产品成分,特钢厂高效组织生产,该订单精准交付,单位毛利超出预期。“以前各部门各自为战,现在大家目标一致,劲往一处使,效果太明显了。”华东销售公司特钢销售室负责人吴双感慨道。
型钢团队深耕终端用户,加大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产品毛利显著提升。“近年来,我们持续加强重点工程领域开发,凭借积累的口碑和业绩,让型钢销售更能打更有效。”营销总公司型钢销售部部长尹虎介绍。厚板团队则在风电、造船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功中标多个大型海陆风电项目和大型商用船舶订单,山钢厚板产品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特钢产品在困难市场形势下,通过进一步转变营销思路,联合生产研发,优化工艺路径,3月份以来,实现毛利为正,经营绩效持续改善。
差异化定价体系初步成型,营销总公司深入开展“三自问、三提升、三突破”活动,“快速精准交付”课题攻关有序推进,IMC智慧营销系统正在做最后上线冲刺,系统变革基础愈发坚实,考核的“指挥棒”鲜明地向经营体关键人员和营销一线倾斜,调动了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在上海宝山的营销总公司华东销售公司驻地,一进办公楼便能清晰地看到“红、白、绿”相间的电子屏表格,上面实时滚动更新着20多名客户经理月度最新的“成绩”。“我们按照总公司要求,把每名经理的订单、重点产品等月度计划和完成情况都实时更新在大屏上,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销售进度和工作差距。没完成任务的同志压力倍增,在办公室坐不住,全都出去跑市场了。”该公司副总经理黄春生介绍。
“现在,不仅大家的订单进度公开,谈成多少单合同,最后能拿到多少奖励,大家也都‘门儿清’。”鲁西销售公司特钢销售室负责人杜国强介绍。
营销总公司对各重点产品再度梳理,精确到每个钢种牌号、规格尺寸,并对照创效能力赋予其价值系数,营销人员能计算出每个订单的贡献得分。这一全新考核评价模式,让一线营销人员“大呼过瘾”。“现在有这个模式作指导,我们抢抓订单的目标性和指向性就更强了。”业务经理利鹏说。
客户经理小张介绍:“新模式下的考核,就是聚焦关键指标、关键岗位、关键人员,不怕奖得多,就怕你不干。像那些销冠人员,敢打敢拼奖金高,我们都服气。”
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营销总公司也狠下功夫。人力资源部高级主管刘莹说:“我们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视野,精准匹配岗位,选优配齐大客户经理。结合干部挂职,自两基地引进13名干部职工开展岗位锻炼,还为新职工择优选派导师,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新入职的客户经理李圣斌对此深有感触:“导师手把手地教业务,让我们很快达到了岗位要求。”
营销总公司系统策划、深度调研,全面掌握省内区域用钢情况和下游行业发展动向。型钢团队走访省内钢结构上下游相关用户百余家,全面摸清钢结构市场需求特点;厚板团队以商业模式创新为突破口,先后与船舶制造多家用户签订长协订单;特钢团队以服务质量提升为抓手,着力解决交付难题,终端用户渠道进一步拓宽。深化重点项目全周期服务模式,借助产销研服务一体化团队,推动生产进度与项目需求同步响应,工程直供全面发力。
“双方合作开发的高耐磨性工程机械底盘用钢,使我们底盘件使用寿命提升35%。”“山钢冷轧板0.01毫米的厚度公差控制,让我们在客户定制化产品中一战成名。”在山钢股份2025年战略用户交流会上,用户代表们对山钢产品给予充分肯定。
服务再升级,合作更紧密。今年以来,山钢股份与12家用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30余家用户开展深度会谈;强化高层营销,落实39家战略用户高层走访计划,战略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宽。此外,不断深化与莱钢集团等单位协同,营销一揽子解决方案有效落地,服务终端用户能力显著增强。
“和你们合作,看中的不只是品质稳定,更是你们创新的保供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某机械制造用户坦言,这种从产品到商务模式、从生产到交付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受到用户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