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铁厂聚焦生产全流程精准发力,通过优化原料配比,强化生产过程管控,严格监控高炉炉温、风量等系列举措,实现成本管控与行业竞争力双提升。
炼钢厂生产安全稳定,持续保持高产稳产,以低成本高效率生产模式完成生产计划的103%,同时,10月7日5号转炉开始炉修,各项工作稳定有序。
轧材厂生产运行平稳可控。节日期间,全厂有效作业率91.5%,较目标提升2.7%。其中板材、棒一2、棒三生产线均实现设备零故障,板材有效作业率达到98.27%,创下阶段性新高。各车间紧盯生产节奏,加强设备巡检,安全隐患排查,优化工艺流程,全力保障交付,为冲刺全年生产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优特钢事业部围绕生产目标有序推进生产,展现出“停产高效利用、运行稳质提效”的良好态势,生产稳定顺行,10月份生产实现开门红。大中棒双线产量、成材率、有效作业率等处于高水平状态。高三线生产全程稳定顺行,全程无堆钢事故,成材率保持稳定,设备运行零故障,为连续生产筑牢保障;高一线假期整体生产成效显著,产量、成材率始终保持稳定,设备运行全程零故障,实现“停产不闲置、生产稳成本优”。
能源环保部双节期间自发电量达8959万kWh,日均发电量1119.9万kWh,最大需量控制在6万kW以内,高炉、焦炉煤气实现零放散,在严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圆满达成能源安全高效利用目标,助力实现十月开门红。
鄂城钢铁
鄂城钢铁广大干部员工坚守岗位、奋力攻坚,各产线全面完成挑战值目标,多项关键指标刷新历史纪录,以优异成绩献礼祖国华诞。
生产指标全线告捷:国庆节期间,铁、钢、材产线全面完成挑战目标,完成率达100.72%、102.02%和100.07%。其中,板坯生产效率尤为亮眼,真空冶炼效率创纪录,彰显高端产品制造能力。
协同效率再攀高峰:通过落实精益制造管理,加大界面协同,铁水入转炉温度稳定在1300余℃的高效区间,铁水罐周转率再创新高,轧材热装率、单罐加入量等指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指标的系统性突破,标志着“铁钢轧”全流程协同效能迈上新台阶。
高效背后有力支撑:节日期间,公司各级干部认真落实带班值班制度,供销、制造、设备、安全、能环、物流等系统实施24小时联动机制。通过预判性设备维护、智能化调度和一罐到底优化,实现生产零中断,为制造高效提供有力支撑。
重庆钢铁
重庆钢铁各生产单位以实干诠释责任担当,多项指标再创新高。
制造端精心策划入厂原料质量飞检,覆盖废钢、合金、煤炭、铁矿石等关键品类,双节期间共开展9次,较去年同期增加50%,杜绝不合格原料入厂,筑牢质量防线;工艺技术团队深入一线构建“生产-分析-优化”闭环,仅一周技改调试,便从常规普板、低合金钢拓展至船板、风电钢等高附加值品种,试制产品性能、板形及表面质量均达标;检测技术骨干更是24小时轮岗值守,高效完成25批关键钢材金相检测,覆盖四大类核心产品,为厚板线新冷却装置投用与工艺达产提供支撑。
炼钢端围绕铁包周转率与铁水温降管控双向发力,实现了两项关键指标的历史性突破。通过全员设备管理、推行“1+1”配包模式,并融合物联网技术实现铁包动态智能追踪,铁包周转率提升至7.35次/天,创下历史新高。同时,依托“炉机节奏动态匹配”机制,灵活调整转炉兑铁节奏,结合铁包全程加盖、优化废钢烘烤工艺,以“热量换热量”全面提升热能利用效率,最终实现铁水温降86℃的历史性突破。
物流端码头库严格落实各项作业规范,确保卸载流程安全顺畅,国庆假期内,码头库累计卸载外部业务物资达4652吨,日均卸载量约581.5吨,较9月份日均521吨的水平提升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