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想象,职工在生产操作现场看手机,严重影响了精细操作和紧急状态下的措施应对,容易酿成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人人都懂,但扪心自问,“安全第一”的标语是贴在墙上,还是真正落到了心里?只有真正做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才不会让隐患掩埋生命的可贵。
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就要敢管、敢抓,敢于唱“黑脸”,就要敢于较真,敢于正视存在的问题,敢于触及敏感。如果不敢唱“黑脸”,对安全生产来讲,有百害而无一利。习惯避重就轻、隔靴挠痒,问题就会被有意无意地捂着、掖着,安全隐患就会越来越多,危险和风险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导致小隐患引发大事故,给企业和职工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只要是有益于安全生产的,即使有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推行,只有这样,安全生产事故才能得以有效遏制。
消除安全隐患关键是坚持从“细”处查找。对于安全生产,绝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更不能采取“抓大放小”的做法,小的隐患终将导致大的悲剧,“放小”的最终结果还是“放大”。这既会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为事故发生提供条件,也会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效益。一台小小的手机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日常习惯的同时,弊端也在不断显现,日常生活和企业运转过程中由于使用手机引发的安全事故更是逐年递增,可见小手机也会存在大隐患。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安全工作既要抓大也不能放小,只有把安全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时时、事事、处处严把安全关,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抓起,才能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消除安全隐患最根本的是将“自觉”扎根于每名职工心中,成为习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现安全本质化。如果说制度是管住人的身,那么文化就是管住人的心。因此,营造安全文化氛围至关重要。京唐公司炼钢作业部等单位推行手机集中管理,就是通过长久抓、细处想、耐心讲、严格管、服好务,使每名职工自觉树立起安全意识,让职工们在交接班时上交手机成为一种自觉行动,不但保障了职工的人身安全,同时换来了每个岗位都集中精力、严细操作,降成本、出精品。因此,只有借文化之力实现安全管理由管到防的转变,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才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实现企业生产的本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