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作业区聚焦“经济料+精益操作”双核生产组织理念,从技术创新和精益管理方面寻求产能指标新突破。通过对标优秀民营钢企,逐步探索更加高效的高炉布料制度与送风制度匹配模型。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改善炉况稳定性和减少中心焦炭比例,缩小风口面积提高鼓风动能以活跃炉缸和稳定中心气流,实现炉况长周期的稳定、高产和顺行。
该作业区针对返矿率、返焦率偏高问题,通过对矿筛、焦筛工艺参数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筛片间距和筛箱振幅,实现了返焦率与返矿率降低3%、铁前系统小粒级物料的产消平衡、单月消化库存焦丁3000吨及烧结降本200余万元的目标。
该作业区积极应对生铁产量提升后渣铁排放不畅对高炉的影响,通过改进炉前主铁沟检修工艺,将检修时长由12天缩减至5天,有效提升了铁口工作效率和炉缸均匀性,保证了炉前渣铁排放系统的高效、安全运行。同时,通过精准组织铁-运-钢三个工序间的协同作业,铁水罐周转率和满罐率指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下一步,炼铁作业区将继续以“极致效率、极限产能、精益创新”为工作方向,努力实现铁水产量、高炉燃料比等核心技经指标的进一步提升,为朝阳钢铁打造最具成本竞争力的钢铁生产基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