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厂持续巩固对标成果,强化精益管理,转炉冶炼周期首次实现28分钟以内的攻关目标;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检修模型,平均连浇炉数提升至61.6炉,在两炉两机生产模式下,钢坯产量较三炉两机生产模式的产量纪录提升2227吨;RH炉产量打破历史纪录,低碳品种钢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该厂在成本指标优化、品种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公辅电耗、综合电耗均创最好水平,原品种炼成率比计划提高0.98%,现货率比计划降低0.11%,品种钢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该厂持续巩固对标成果,强化精益管理,转炉冶炼周期首次实现28分钟以内的攻关目标;通过优化生产计划和检修模型,平均连浇炉数提升至61.6炉,在两炉两机生产模式下,钢坯产量较三炉两机生产模式的产量纪录提升2227吨;RH炉产量打破历史纪录,低碳品种钢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此外,该厂在成本指标优化、品种质量提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公辅电耗、综合电耗均创最好水平,原品种炼成率比计划提高0.98%,现货率比计划降低0.11%,品种钢盈利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