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于当前异常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发展压力,山钢集团决定,深化改革,精益运行,主动出击,全力打赢扭亏增盈生存保卫战。在钢铁主业竞争加剧、效益低迷的情况下,加快发展多元产业,既是山钢集团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济钢集团全体职工的生存出路和根本利益所在。
加快多元产业发展,是钢企转型升级、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钢铁企业进入一个难熬的阶段。”山钢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任浩在三季度工作会上如是说。据中钢协统计,当前的钢材价格水平比20年前还要低90%,更严重的是钢材消费量出现下降,钢企将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的境地。多数企业纯粹是“赔本赚吆喝”,还有一些企业因长期亏损“失血过多”、负债率攀升、信贷收紧,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危险,有的已经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与此同时,钢企非钢产业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贡献越来越大。今年1-8月份,重点钢铁企业实现的利润中,钢铁主营业务仅占32%,综合销售利润率只有0.67%,在全国所有工业行业中继续垫底。而非钢产业的销售利润率一般都在3.5-6%,远高于钢铁主业。很多世界著名钢铁集团,其非钢收入均已接近或超过钢铁主业。其中蒂森克虏伯非钢产业占比为40%-60%、新日铁占比约35%、印度塔塔占比约40%。推动多元产业发展,可以摆脱“一业独大,以钢为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传统发展方式,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做到“东方不亮西方亮”。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多元产业的市场空间大,可用资源多,政策环境好,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对钢铁主业“依托不依赖”,通过优化提升,稳健经营,为保生存、求发展撑起一片天。
加快多元产业发展,我们要提振发展信心,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盈利能力。从8月份开始,山钢集团规范调整钢铁板块业务管理关系,济钢集团与山钢股份济南分公司分离运行,这使集团公司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多元发展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规划,有利于我们抓住机遇,扶持推动,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多年来,各子分公司自主经营,充分竞争,锤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今年外部市场收入已超过60%。独立运行以来,集团公司提出了“整合资源,建立板块,分块施策,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路,初步形成了五大产业板块,筹划了融资、采购、销售三个平台,大力推进运营转型、管理提升活动,经营绩效稳步提升。实践证明,集团公司、公司党委坚强有力,决策科学, 发展思路符合济钢实际;一支“有理想、会管理、善经营”的管理团队逐步成长,广大干部职工忠诚济钢,不畏艰难,讲责任、顾大局,能拼搏、肯奉献,多元发展动力充足,潜力无限。
加快多元产业发展,要坚持改革与管理并重,管控与授权并举,创效优先,稳步推进。相比钢铁主业,我们对于多元产业、特别是各子公司所在行业的情况了解不透,研究不够,经验不足;很多业务对主业的依赖性较强,受主业调整的影响较大;一些单位基础管理薄弱,资金占用和应收账款过高,有的单位连续亏损,积重难返。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一方面要靠深化改革,探索建立有利于开拓外部市场的体制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尽快实现由“内生型”向“市场型”的转变。学习民营企业有效的管理办法,建立更加适应市场要求的多元产业运行体制。按照“一企一策、因企制宜、依法依规、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存量调整、增量改革,探索发展“资本和资产证券化、引进战略投资者、股权多元化”等混合所有制改革。另一方面,我们不搞大呼隆,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而是通过优化资产结构,使现有资产创造更好的效益效率;通过完善管理体系,加强板块的协同,发挥组合效应;按照创效优先的原则,降低工序成本,加快产品创新,防范经营风险,做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多元产业就是主业”、“集团多元发展大有可为”的观念,鼓足干劲,专心致志,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多元发展上来,把积极性和创造性倾注到多元发展上来,在多元发展的新领域、新战场上大干一场,坚决打赢这场生存保卫战,再造一个值得托付、充满希望的新济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