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钢厂动态 » 正文

酒钢集团公司开展“爱心助学圆梦行动”综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24  浏览次数:288
 
核心提示: 每逢金秋时节,嘉峪关都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通过刻苦努力考上了高中、技校、大专,或是大学。但是,他们却因家庭经济困难、交

 每逢金秋时节,嘉峪关都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通过刻苦努力考上了高中、技校、大专,或是大学。但是,他们却因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面临着失学的困境。

  针对这一情况,从2005年起,酒钢集团公司工会发起了“爱心助学圆梦行动”,成立了“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基金委员会。这犹如一场甘霖,给身处困境中的酒钢职工子女们带来了雨露。这个由酒钢中层干部无偿捐款发起成立的公益性组织,基金委员会成立9年来,共资助439名学子,资助金额达180多万元。

  关心困难家庭

  2011年,德力源公司职工陈兆斌的儿子考上了兰州的一所大学。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他的妻子得了重病,失去了劳动能力。一年之后,陈兆斌被查出患上癌症处于晚期。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躺在病床上的陈兆斌束手无策:“孩子的学费咋办?”正在他发愁的时候,“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基金委员会伸出了援助之手,向其发放一次性资助金7000元,帮助陈兆斌的儿子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

  今年,还不到55岁的陈兆斌因病去世。妻子做完手术后,还要靠药物维持生命。面对如此困境,陈兆斌的儿子不得不做出决定:放弃学业,去外面打工挣钱。“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怎么能放弃呢?”陈兆斌的妻子说:“本来想和别人借点钱,但该借的人都借到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啊。”

  “不能让这个孩子失学!”“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基金委员会打破“享受过一次性补助金的个人不再具备享受资格”的规定,给予陈兆斌的儿子第二次资助。在资助5000元助学金的基础上,又从“嘉峪关市闫桂珍公益教育爱心助学协会”中申请到5000元。另外,从今年9月开始,基金委员会每月给陈兆斌的儿子提供600元的生活补助,直至其大学毕业。

  “幸亏有了酒钢资助,不然儿子的学早就上不成了。”陈兆斌的妻子激动地说:“我最大的心愿是,孩子今后有出息,撑起这个家。”

  关心矿山职工

  贫穷是无数人遇到过“硬伤”。现在,在我们的企业里,依然有一些家庭正在经历着贫困,致使生活非常艰难。他们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早日拔掉“穷根”、揭掉贫穷的“帽子”,但却在贫穷的门槛前一次次摔倒。

  班小忠是镜铁山矿汽运作业区的一名职工,在酒钢工作了14个年头。今年6月,他的两个孩子同时参加了高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被不同高校录取。欣喜之余,他却感到捉襟见肘,一方面老母亲重病在家,另一方面妻子也被疾病缠绕,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面对两个孩子高昂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他更是感到力不从心、无力应对。

  就在班小忠一筹莫展的时候,镜铁山矿工会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并上报到了集团公司工会。“我原本以为可能只有一个孩子能得到资助。”班小忠说:“出乎我意料的是,我的两个孩子都得到了资助,这确实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万分感激。”

  班小忠说,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为集团公司生产经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一定会教育孩子,让他们刻苦学习、勤奋努力,用优异的学习成绩回报酒钢,用所学的知识回馈酒钢。

  关心劳模后代

  劳模,和酒钢有着特殊的感情。在酒钢56年的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蒋兴章、陈永祺、史佩新、王菊花、杜钧等一大批劳模,他们为企业的经营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不同时期引领酒钢奋勇前进的精神标杆。

  今年,正在上小学的田德智,和其他孩子一样,每天上学、放学都有妈妈的接送,周末休息时还能跟着爷爷逛公园、看花草。可就在一年前,他失去了爸爸,留下了生命中的永远遗憾。田德智就是甘肃省十大陇人骄子、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田彬峰的儿子。田彬峰去世后,家里剩下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年幼的田德智,家庭经济十分拮据。

  为了让田德智完成学业,从2013年开始,“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基金委员会每年给田德智颁发1000元的助学金。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张立越说:“田彬峰是全体酒钢人的骄傲,是工人阶级的优秀代表。关心田德智,是为了更好地关心劳模后代,让‘劳模精神’在酒钢代代相传。”

  履行社会责任

  “爱心助学圆梦行动”圆了贫困家庭孩子上学的梦,圆了学生家长的梦,点燃了每个受资助家庭的希望。尽管如此,贫困依然是很多人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2012年,省委书记王三运,面对贫瘠苍凉的陇原大地,提出实现“三个绝不能”的目标:绝不能让一个家庭因贫困而生活不下去,绝不能让一个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绝不能让一个人因贫困而看不起病。

  作为省属大型国有企业,酒钢寄托着几万人生活的希望。无论在事业辉煌的顶峰时期,还是在爬坡负重的困难时期,酒钢始终坚持履行社会职责,践行“决不能让一个职工子女因贫困而失学”的承诺。这是酒钢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积极表现,也是酒钢坚持“职工创造效益、效益造福职工”理念的具体体现。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冯杰在酒钢2014年“爱心助学圆梦行动”仪式上说:“作为酒钢人的后代,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困难打倒,每个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要坚强地抬起头来,勇往直前、奋力拼搏,战胜人生道路上的艰难困苦,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酒钢不论在何时、何种情况下都会帮助员工渡过难关,让企业真正成为员工的依靠和寄托!”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