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煤供应持续收缩,煤价挤压焦化利润
从原料端看,统计523家炼焦煤矿山样本核定产能利用率为83.8%,环比减1.0%。原煤日均产量126.3万吨,环比减4.0万吨,原煤库存419.2万吨,环比减12.4万吨,精煤日均产量73.8万吨,环比减2.0万吨,精煤库存165.6万吨,环比增1.1万吨。整体来看,当前炼焦煤市场供给端呈现持续收缩态势。原煤库存整体去化,部分煤矿主动控制产量,导致炼焦煤产量出现明显下滑,市场供应格局偏紧。进入四季度,供给端进一步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部分煤矿因已完成年度生产任务而主动停产,导致焦煤供应量持续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年底临近,安全生产检查趋于严格,短期内焦煤产能难以有效释放,加剧了市场资源紧张的局面。需求方面,尽管下游焦企有一定幅度减产,但刚性需求仍存。目前多数煤矿的预售订单已排至11月以后,部分矿点甚至已暂停新单签订,反映出资源供应紧张的现实。综合来看,炼焦煤供应短期内难以大幅恢复,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仍将维持偏紧格局。焦煤价格持续强势将不断推高焦化厂入炉煤成本,焦企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高企的成本压力,利润修复难度较大。
。
二、利润空间再分配,焦炭供应维持刚性
供应方面,7日调研统计独立焦企全样本:产能利用率为72.31%减1.13%;焦炭日均产量63.59万吨减1万吨,焦炭库存58.30万吨减1.57万吨。近期焦炭供给呈现“区域分化、整体趋稳”的特征。河南地区受环保管控影响,区域内多数焦企限产力度达30%-35%,供应出现区域性收紧。尽管当前焦企普遍盈利不佳,但暂未出现主动性大规模减产,整体产能利用率维持相对稳定。成本端压力持续,炼焦煤价格强势上涨不断推高焦企生产成本。近期焦炭多轮提涨均正常落地,钢厂在铁水高位、刚性需求支撑下接受原料涨价,实现了部分利润空间的再分配,一定程度上缓解焦企的经营压力,降低因亏损导致大幅减产的可能性。综合来看,在成本压力持续与成材需求未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焦企虽面临一定经营压力,但短期内因亏损导致大规模自主减产的概率较低。预计后续焦炭供给将继续维持当前水平窄幅波动,整体呈现“供给平稳”格局。

三、成材弱、原料强,钢厂利润承压被迫减产
需求方面,7日调研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13%,环比上周增加1.38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增加0.84个百分点;钢厂盈利率39.83%,环比上周减少5.19个百分点,同比去年减少19.91个百分点;日均铁水产量234.22万吨,环比上周减少2.14万吨,同比去年增加0.16万吨。当前钢厂正面临“原料强、成材弱”的严峻形势。一方面,焦炭价格连续上涨,在推高钢厂原料成本的同时,蚕食了部分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四季度作为传统钢材消费淡季,成材价格持续走弱,导致钢厂盈利率进一步下滑,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目前,日均铁水产量已步入下行趋势,在普遍亏损的局面下,后续减产预期不断增强,铁水产量预计将呈现趋势性回落。由此,焦炭需求同步走弱已成必然,产业链正逐步由“成本推动”逻辑向“需求收缩”逻辑转换。

四、强成本与弱需求博弈,焦炭价格面临关键抉择
综合原料、供应与需求三方面来看,当前焦炭市场正处在“强成本支撑”与“弱需求预期”的关键博弈阶段。焦煤供应紧张格局短期内难以缓解,将持续为焦炭提供坚实的成本底部;焦企在利润再分配机制下维持刚性生产,供应端整体平稳;而成材市场的持续疲软已促使钢厂利润不断收缩,铁水产量见顶回落,标志着产业链主导逻辑正从“成本推动”向“需求牵引”转换。
未来焦炭价格走向将高度依赖铁水产量的边际变化。短期内,只要钢厂开工率未出现断崖式下滑,刚性需求仍能支撑焦炭价格偏强运行,因此目前焦炭第四轮落地概率较大。然而,一旦钢厂亏损加剧导致高炉检修规模扩大,铁水产量出现趋势性大幅回落,焦炭需求将快速萎缩,届时成本支撑亦难以独立维持价格强势。预计焦炭市场将逐步进入“供需双弱”格局,价格上行空间有限,后续或将呈现震荡偏弱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