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身影,辛苦的工作,朴实的语言,无悔的奉献。对岗位的敬畏、对事业的执着、对工作的热爱,对应对“冰川期”是炼铁厂广大干部职工应对“冰川期”做出了最好的回答。
精细管理保稳产
高炉稳定顺行直接关系到公司整个工序的生产稳定。炼铁厂确立均衡生产的理念,狠抓精细化管理,将制度管理、量化管理、超前延伸管理等落实到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采取多项措施降低燃料消耗,
在基础管理方面,该厂从原燃料入仓开始管理,包括送料时间、仓存量、质量、有害元素的检测等。对照标准调整高炉操作方针,查找问题,不断完善标准,提高标准化操作的实用性与执行力,使高炉调剂有分析,调整有依据。铁前降成本使炼铁的用料理念由原来的精料方针转变为经济用料,消化劣质原燃料,在技术操作上突破原有操作模式,适应低品位、高渣量、多变化的外部条件,使高炉操作更加灵活。
以降本增效为总目标,以技术创新、精细管理为主导,夯实技术管理基础,全方位推行数据化管理理念,以攻关为手段,全面提升各项经济技术指标。
在建立和完善制度的同时,该厂坚持量化管理,即所有操作管理制度全部实现数字化管理,谁负责哪项工作全部有数据台账记录,使管理看得见、可执行。针对高炉低品位、大渣量对出铁要求较高的现状,该厂将新区炉前出铁管理进行数字化管理,即兑罐时间不超过30分钟;出铁时间控制在60—70min之间;打泥量150-200kg/炉,铁口深度控制在2500—2700mm;铁流速不低于2.5—3.5t/min。
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精细管理模式,生产均衡有序、管理精细明晰、操作有章可循、责任清晰到人,为高炉长期稳定均衡生产奠定了基础。
众志成城战高温
在炼铁厂高炉工作现场,职工们丝毫没有受到连日来高温酷暑的影响,工作现场依然忙碌。
上午10点,走进炼铁厂9高炉炉前区域,立即被一股热浪笼罩,靠近高炉的地方皮肤就像要被“烤熟”一般,三四个工人穿着厚厚的工作服,正在铁水旁进行高温作业。一名职工说:“在工作现场,我们都是内穿一身秋衣外穿一身工作服工作,脚上则穿着厚底皮靴,因为双层衣服能够隔热。如果只穿一层工作服,一旦靠近铁水沟,衣服立刻就像烤焦一样贴到皮肤上,感觉会很疼。”
10点20分,值班工长指令开铁口,铁口工按程序打开铁口后,奔腾的铁水夹杂着铁花欢快地涌出炉膛,霎时间,映红了大半个区域。一名炉前工边擦着脸上的汗珠边介绍说,他们的职责就是把铁水安全顺利地送到铁水罐,流动的铁水温度将近1500摄氏度,散发的热量使这些奋战在炉前的工人们每天都能免费“蒸桑拿”。头上的汗珠顺着脸和脖子往下流,汗水已经把他的上衣浸透,但他手上的活儿一点儿没停,在这种高温下,他们一干就是几个小时。
“面对钢市的“冰川期”,最好的应对办法就是练好内功、科学应变、迎接挑战、全面优化技术经济指标、降低工序成本、实现经济炼铁”。九高炉炉前区域工作现场的一名职工说。
近期气温升到30多摄氏度,有了“高烤”的感觉。高炉炉前工作的环境温度更是接近60摄氏度,但职工们真诚地表示,生产不能有一点儿含糊,淌着汗珠,也要精心操作,确保炼出优质铁水。
开展“如何战胜钢铁冰川”专题讨论会后,在炼铁厂干部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不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热火朝天的工作现场、精细操作的岗位还是繁忙的生产线上,大家认为,以前只管工作,不了解企业发展的状况,现在对企业面临的困难有了更深切的感受,我们干有方向,做有措施,我们有信心打好这场攻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