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要求八钢进一步提升内部能力,尤其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要在采购、销售、内部管理等方面,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样八钢才能生存下去。除了内部能力提升以外,八钢还要加大减人、减资、减债的工作力度,这是解决八钢生死存亡的关键,也是扭亏脱困的关键。
为完成商业计划书各项目标任务,八钢全体干部员工统一思想。围绕公司定位,八钢企划部部长薛宪营认为,对钢铁主业而言,要聚焦软实力的提升,追求最佳经济生产规模,不再主动谋求自身产能的进一步扩大;聚焦“成本、产品、服务”三个基点,通过实现总成本领先、产品差异化和服务差异化的组合措施做强做优钢铁核心主业。对多元产业而言,加快实施“深耕新疆”战略,是在既有多元产业累积优势的基础上,结合主业谋求相关战略性多元产业协同发展,建立起八钢产业对冲机制,打造一种独特的、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模式。他说,八钢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从传统的制造商向工业运营服务商转变。实现工业运营、工业服务商转型,将自有被客户认同、为客户服务的核心技术,以及品牌溢价和网络建设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同客户“共赢”。还要发挥自身既有优势和城市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以经营城市和服务城市发展为理念,采用市场化的方式发展城市运营服务相关产业。通过同城市运营、服务需求接轨,组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的产业经营实体,打造多元化融合的城市服务平台,主动对接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行业领域,服务于城市建设和维护发展。重点布局城市建设、城市物流、城市物业、城市维护、城市健康养老领域。
加大减人、减资、减债的工作力度,是解决八钢生死存亡的关键。在减人方面,八钢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忠武表示,八钢今年主要通过智慧制造、压缩管理层级、提高人均产品量,以及着力推进企业分离办社会“三供一业”移交工作来落实减人工作。智慧制造由设备工程部牵头,以项目化方式按照立项实施节点每月推进每季总结反馈;压缩管理层级由公司企划部牵头,以协议签约方式按照推进节点压减法人户数缩减管理机构;提高人均产品量由人力资源部牵头,结合公司劳动竞赛实施周统计、月分析、季反馈;企业分离办社会由公司办公室牵头,与地区政府实时沟通月度落实推进。
在减资、减债方面,八钢经营财务部副部长于自泳表示,减债上,八钢将对经营性负债实施债务重整;对金融负债在自治区政府、宝武集团和各债权银行共同努力推动下,开展债务重整工作,调整债务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资金成本。减资上,八钢一方面加强信用与应收账款管理。按照公司管理职责划分,将公司销售和采购两端纳入信用管理体系,严格按流程审批信用,既要保证销售和采购业务的正常需求,又要确保资金及时回笼,将信用风险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通过对客户实行分类信用制度,有效防止和减少呆坏账的产生,同时加强对以前年度应收账款的及时清收,缩短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另一方面,加强存货管理。今年在保证生产顺行所需原料前提下,降低原燃料库存、加大销售力度,降低存货资金占用。要求各存货管控部门分解所管辖存货管控目标,纳入绩效评价体系。
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能力?薛宪营表示,八钢今年将重点开展好几项工作:坚定不移推进“瘦身健体”工作,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有序推进专业化整合工作,发挥整合优势,实现协同效益最大化;加大降本增效扭亏增盈工作力度,深化欧冶炉实验运行及适用性技术改造,实现公司运行效率最优;继续提升钢铁主业经济运行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内部挖潜和效率提升;围绕智慧制造、智慧管理水平提升,统筹推进八钢智能化制造,提高劳动效率;做好“产销研用”内外部协同工作,进一步提升营销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多元产业社会化业务拓展步伐,提高对公司整体经营的贡献。
八钢提出,要依托产品差异化优势,突出技术营销,快速构建比较竞争优势。对此,八钢销售部经理张志刚表示,今年将和团队成员主动出击,与疆内重点行业及大型企业签订战略框架协议,引导施工企业使用八钢钢材。由以往单一的以技术营销方案为敲门砖的方式,转变为为用户解决一揽子问题的成套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完善用户档案制度,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完善系统客户信息。建立商业协同微信群,将有共同需求的用户邀请建立协同微信群,实现信息群内共享、群内询价、集中采购的模式。跟踪对接新疆1.5万亿投资,主动对接各项目业主与施工方,与各施工方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发挥技术营销的“技术”优势。
支撑商业计划书落地,离不开员工队伍建设。张忠武表示,今年将着力落实三支队伍建设。搭建领导人员能上能下的平台:基于领导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领导人员绩效评价制度,加强过程管控和评价服务;强化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意识,进一步加强领导人员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新一轮领导人员后备队伍建设和天山雪豹队伍建设。
搭建技术人才发挥作用的平台:进一步完善专家选拔、评价管理制度;成立专家委员会和专业组,为专家的交流、分享、成果展示搭建平台;拓建八钢工匠、岗位操作能手培训交流平台;拓建员工技能晋升奖励平台;拓建转型发展员工技能提升平台。
搭建党员发挥骨干作用的平台:进一步完善党员民主评议制度;强化党员登高计划的应用,重点体现在岗位的带头带动作用;构建党员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发现、表彰和弘扬在技术创新、降本增效、工业运营、工业服务等方面的优秀党员,起到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