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钢厂动态 » 正文

陕钢龙钢:聚焦技术创新 致力转型升级的背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4-18  来源:我的钢铁网  浏览次数:563
 
核心提示:2017年3月1日,从陕西省金属学会传来好消息,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喜获陕西省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
      2017年3月1日,从陕西省金属学会传来好消息,陕钢集团龙钢公司《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喜获陕西省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这是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在转型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据了解,在获得冶金科学技术奖之前,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也曾面临着矿石、废钢价格的大起大落,未能灵活应用工艺技术以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的优势等诸多问题。为了从自身解决问题,如何运用“灵活的工艺技术,提高转炉使用寿命”成为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一直以来的攻关课题。

“自120吨转炉2009年投产以来,经过不断的努力,到2013年,转炉炉龄已达到15000炉,但是与国内同类型转炉20000炉的水平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为了进一步提高转炉炉龄,降低转炉综合耐材成本,陕钢集团龙钢公司一方面抓紧与先进企业进行对标,一方面从自身操作进行优化,最终120吨转炉炉龄达到了34780炉,比国内同类型转炉提高了40%以上。”该公司炼钢厂生产技术科科长习晓峰在采访中表示。

转炉炼钢是以铁水、废钢、铁合金为主要原料,不借助外加能源,靠铁液本身的物理热和铁液组分间化学反应产生热量而在转炉中完成炼钢过程。

转炉炉体由炉壳和炉衬组成。炉壳由钢板焊成,而炉衬由工作层、永久层和充填层三部分组成。工作层直接与炉内液体金属、炉渣和炉气接触,易受浸蚀。永久层紧贴炉壳,用以保护炉壳钢板,修炉时永久层可不拆除。在永久层和工作层之间设充填层,由焦油镁砂或焦油白云石组成,其作用是减轻工作层热膨胀对炉壳的压力,并便于拆炉。炉龄是转炉炼钢的重要技术指标,提高炉龄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提高了转炉生产效率,因此转炉的使用寿命是龙钢技术研发人员最为关心的指标。

笔者了解到,在以前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同类型转炉一套炉役的钢产量大概在290万吨左右,由于频繁的补炉及检修,平均班产也就1700吨左右,严重制约了生产,人员劳动强度普遍较大。为此,从2014年7月开始,该公司炼钢厂开始组建《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课题,项目主要是通过调整渣料成分,增加终渣氧化镁含量,减少对炉衬的侵蚀,保证了转炉的稳定运行;通过提高出钢碳含量,降低终渣中氧化亚铁含量,减少钢水的氧化性,提高炉衬的使用寿命;通过添加生铁块,提高炉渣粘度,降低炉渣的凝固时间,保证粘补效果。

由于《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是针对困扰炼钢人的炉龄无法提高,作业效率低下的难题,所选的项目对生产具有重大作用,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然而经过无数次反复实验后,就在科研人员以为实验成功时,结果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难题。原来,当生铁块加入后,粘补效果差的难题,出钢时会从大面掉到钢水里,溅起钢渣从炉口飞出,严重影响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这让炼钢厂一度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好不容易开发出来的项目,如果不继续下去,前期的人力、物力消耗就全白费了,如果进行下去,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面对巨大的降本增效压力,王建祥带领科研团队咬紧牙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持续优化工艺,暗自下决心一定要使《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项目能够成功。

“在现场试验的过程中,项目组的成员为了使项目能够尽快正常使用,现场由专人24小时进行跟踪,将粘补生铁块重量、粘补时间与渣补效果进行一一统计,加班加点进行数据分析,最终确立了最合适的粘补生铁块吨位以及粘补时间,从而使转炉炉龄得到大幅提高,综合耐材成本持续降低。”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炼钢厂转二作业区副作业长陈江表示。

2015年8月,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宣布正式完成《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课题,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转炉补炉操作模式,减少补炉时间,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设备生产率,转炉补炉耐材费用得到大幅降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得到提升,120吨转炉炉龄达到34780炉,相比同类型转炉炉龄提高了40%以上。《转炉长寿命低消耗工艺技术研究》能够获得陕西省金属学会的肯定是对陕钢集团龙钢公司在科研项目管理、实施方面的工作的肯定,将为后续更多科研项目的开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不断开拓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竞争力。这就要求龙钢人认清形势,紧抓改革驱动,持续不断的追赶超越,用涡轮增压的技术和战略,成就企业的涅槃蜕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龙钢人不断以进取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构筑起属于自己的精英团队与产品品牌。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