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鞍钢集团两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21  浏览次数:234
 
核心提示:日前,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鞍钢集团主导的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

    日前,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传来喜讯,鞍钢集团主导的“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的“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管创新研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虽是世界第四大铁矿石资源国,但99%的资源为贫铁矿,多为急倾斜矿体,倾角陡、层位多、延深大,不利于多采场同时开采。长期以来,一直沿用露天、井下单采场分期开采方式,开采规模小,开发效率低。如何在复杂条件下走出贫铁矿高效规模开发的新路,是提升我国铁矿山竞争力,扭转铁矿石高依存度的关键。由鞍钢矿业主导的“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开创了同一矿体中露天井下协同开采的先例,破解了急倾斜矿体多采场同步规模开采、深凹露天矿高陡边坡风险防控、采空区塌陷涌水重大安全隐患等世界共性难题。形成了露天井下协同开采技术、高陡边坡稳定性三维评价、预警、治理一体化技术以及强干扰环境采空区精准探测及预警风险防控技术三方面核心技术。其中,首创露天井下协同开采工艺技术,实现单矿体多方式多采场同步规模开采,突破了沿用半个世纪的采矿设计思路,为我国首部《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规范》的制订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和成功案例。该技术不仅成功破解了露天和井下矿不能同时开采这一世界性难题,也探索出一条在复杂条件下实现贫铁矿高效规模开发的新路,对于扭转进口铁矿石高依存度具有重要意义。

    自21世纪开始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设计和建造,对我国高端锅炉钢的研制水平提出了严峻挑战。攀成钢参与的“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管研制与应用”项目旨在改变我国锅炉钢技术的落后局面,项目组各单位团结协作、拼搏进取,形成了我国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管生产技术集成,使我国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用钢管技术从无到有,并在8年的时间内跃居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基本掌握了P92、S30432和S31042钢管的生产制造技术,并正在形成批量供货的能力。该项目技术的成功实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600℃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的自主化建设,已显现非常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