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华天构建发展“新坐标”,向节能环保集中发力
中国钢铁企业网讯(记者 傅建设 通讯员 王燕)当时间来到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冶华天也已过天命之年。
从钢铁产业如日中天,到钢铁市场持续低迷,中冶华天抵达了又一个历史拐点。站在这个拐点上,如何构建一个有特色且有生命力的自我坐标十分关键。最终,以节能环保业务为核心构成要素的能源环保板块被写入了中冶华天新四大主业板块目录,成为与总承包工程、房地产开发、工程咨询比肩的新主业。
作为新坐标定位后的“标志性动作”,中冶华天正在紧锣密鼓筹建一个高规格的节能环保研究院。这个初步锁定“成为安徽省内环保与节能技术领域内实力最强的综合性专业研发机构”目标的研究院甫一开始就吸引了许多目光。“高规格”、“强实力”,这些“定语”的背后,究竟有什么技术和产业在作支撑?日前,记者走访中冶华天,探寻其节能环保发展的新脉络。
水处理领域泛起的“碧水情结”
中冶华天的水处理技术一直享誉业界,业绩也是做的风生水起。“现在中冶集团只要一提到污水处理就会想到中冶华天。”中冶华天董事长康承业曾说。
那是什么将中冶华天的水处理牌子在业界牢牢立起?是一条业已形成的完整的水处理循环链。据了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冶华天的水处理事业目前从技术研发—设计—核心装备制造—建造—专业化运营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链,涉及的行业或领域十分广泛,除钢铁、化工、造纸、印染等工业废水处理外,还逐步扩张到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仅已投入运营的11个市政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已经超过100万吨。中冶华天水务工程部副总经理程寒飞向记者坦言,“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水处理工艺、环保装备制造或是药剂生产,任何一项单独拿出来在业内都占不到上风,但当把这三者集成在一起时,就形成我们独特的优势。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等单位对此都十分推崇,说在业内少见。”
为之佐证的是,2013年中冶华天的一项专利成果一举将全球同类产品的平均能效提高了50%,这就是第四代倒伞型表面曝气机。倒伞型曝气机是广泛用于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生化处理的核心环保装备,其原理是通过曝气机叶轮的旋转,将污水与空气进行大面积混合,氧气迅速溶入污水中,完成对污水的充氧作用,进而得到净化的效果。试验表明,中冶华天开发的新机型除了具备第三代曝气机节能、降耗、增效的特征外,还有效解决了深层污水不能进行曝气充氧的技术难题;与世界所有同类产品相比,新机型充氧动力效率提高50%、能耗降低30%以上。目前新机型的样机已经推出,明年计划批量生产进而逐步推向市场。
同年,中冶华天研制的第一台“少齿差减速潜水推流器”成功面世并获实用新型专利。该产品采用少齿差减速驱动,传动平稳、效率高、结构紧凑、能耗低、推流效果显着,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缺氧池逆向搅拌、氧化沟推流混合以及其他需要推流搅拌的场所。其技术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寿命较其他产品延长了3倍,现已在马鞍山市银塘污水处理厂实施应用。
就水处理来说,中冶华天拥有中冶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安徽省冶金与造纸水处理工程技术中心、机械工业污水处理节能工艺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部级中心,在马鞍山还有许多的“发挥空间”。“现在马鞍山正在承接产业转移,这些转移的项目会不会带来污染的转移?我们可以做评估。对于已有的项目,可以为其节能降耗和环保问题作一些业务咨询,帮助解决一些问题。而且我们有技术研发,可以设计生产装备,还有一支专业化的运营队伍,这些都可以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程寒飞还透露,当前中冶华天正在进行工业水处理资源化方面的研究,即将水处理和优化生产、清洁使用等环节相关联,技术成熟后可以实现“取水量、排水量、需处理的废水量的同步减少”,非常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另外同时进行的还有河道修复及水质保障和农村水处理模式创新等研究。
根植于大气治理的“蓝天愿景”
如果说水处理产业追寻的是“碧水”,那中冶华天环保能源分公司所怀揣的就是“蓝天愿景”。
今年6月份,该公司中标中天钢铁140平米烧结机湿法脱硫改造项目,这一项目的技术亮点之一是首次实施湿式电除尘技术。“该技术有两大优势,一是排放标准特别低,二是可以进一步清除含尘烟气中的微细液体、固体粒子、酸雾以及PM2.5微细颗粒。而且烟囱出口处烟气无石膏雨,雾汽非常淡,并可以很快消散。”环保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春根介绍。据了解,该技术即将在马钢部分项目实施。
同样位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还有HTST型高效“双塔”系统,这是中冶华天开发的新一代转炉煤气净化装置,具有净化效率高、耗水量低、阻力小、检修维护特别少等突出优点,尤其对现在钢厂降本增效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现有系统相比,一吨钢它可以多回收煤气10到20个立方米,效益非常明显。”杨春根说。另外,该公司目前正在进行转炉烟气处理研究,方案实现后,至少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二氧化碳减排,一氧化碳的量能增加20%,增加煤气回收量,另外还可以解决转炉汽化冷却烟道的安全问题,有效实现炼钢厂的降本增效。
而在烧结脱硫的开发和应用上,环保能源分公司拥有烧结烟气脱硫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5项。“中冶华天在这一领域是国内同时拥有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和石灰/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企业,并且已经在国内钢铁企业烧结机脱硫多个项目中成功应用。”杨春根说。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截至目前,环保能源分公司通风环保专业申报的专利中,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处于受理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7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项;燃气专业的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处于受理阶段的发明专利申请1项。这些都该公司创新实力的有力佐证,也是技术水平的有力彰显。
节能环保未来大有可为
无论是在水处理业务领域具有的独有优势,还是在大气污染治理、固废治理等方面拥有的专利技术,这些都是中冶华天历经多年发展的历史积淀。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冶华天在节能环保这块累积了一大批先进的技术,在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个朝阳产业,市场非常大,同时我们伸展的空间也很大。如果不抓紧机会,领先一步,就抢占不到业内制高点,所以必须采用超常规的方法,将这一块迅速做大做强。”宣守涛说。
明眼人发现,中冶华天今年将2005年成立的环境工程板块改成了能源环保板块,但这绝不仅仅是更换名称这么简单。“对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将中冶华天几个从事这方面业务的单位全部都充实了进来,实施新的组织形式。并且从指标上对其进行了明确规定,过去环境工程板块在整个公司的业务规模并不是很大,但今年就规定,能源环保板块收入到2016年要占到公司全部营业收入的15%,应该说是翻倍还不止。还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正在筹建的节能环保研究院。”宣守涛说。
具体负责研究院筹建人员之一——中冶华天环保能源分公司副总经理詹茂华向记者透露,计划与市政府合作筹建的这个研究院实属发展所需。“市政府当前非常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这与马鞍山一直以来的产业结构有关,其实对于中冶华天来说也是如此,城市和企业都走到了转型的关键期,于是迅速达成了合作共识。”
根据目前的考虑,研究院成立后将主要致力于开展污水处理、工业炉窑节能技术、大气污染治理、电能治理等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研发,努力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核心技术成果。将开展马鞍山地区工业企业的环保与节能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等咨询服务,为马鞍山对外招商引资做好环保技术支撑。将积极参与马鞍山市政环境治理的环保与节能诊断并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服务。并将向安徽省内外推广研发的环保新工艺、新技术,扩大马鞍山在节能环保研究及技术方面的影响力,提高马鞍山节能环保产业在省内的知名度。一方面,它可以吸引更多的节能环保企业来马,同时也能对马鞍山现有的环保企业产生带动作用。
“伴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对环保的关注度和重视度正在不断攀升,这其中还有很多文章可做,还有很多空间等待拓展,这也正是节能环保研究院所瞄准的方向。”詹茂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