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特色文化营造创新氛围
杏山铁矿积极倡导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培育出“精细、高效、创新、执行”的地采文化,形成了“创业必然面对艰辛、创新必须敢破敢立、创优必将不断超越”的广泛共识,营造了较为浓厚的创新氛围。
地采文化就是在生产实践中积累创新经验提炼出来的。为提高地采工艺技术水平,杏山铁矿积极组织团队攻关,努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针对中深孔爆破效果不理想,造成三级矿量储备严重不足,采场面临即将采死的被动局面,不断改进中深孔爆破设计,优化爆破参数,提高延米爆破量,保证了生产的稳定顺行。在独立承担中深孔爆破设计时,攻关团队参照了其他兄弟矿山的设计参数,但随着生产任务的逐步增加,这个参数远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备采矿量急剧下降。
为了尽快提高延米爆破量,缓解备采矿量不足的矛盾,矿里决定邀请外部专家设计爆破参数。虽然专家们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对现场的了解,设计出的参数爆破效果并不好。当时为保生产,矿里只能是白天、晚上连续组织爆破,既损失了矿石,又浪费了人力。继而,中深孔爆破创新团队在矿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经过团队成员的反复商讨,最后形成了“三步走”工作思路,即:第一步,进行详细的地质编录,摸清岩性,为提高穿孔质量创造条件;第二步,对现场进行调研,总结爆破经验,确定满足生产的爆破参数;第三步,进一步优化中深孔设计,改善爆破效果。在随后的一段日子里,团队成员们以极大的热情和毅力,全身心的投入到现场调研中,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优化中深孔设计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提高中深孔合格率攻坚中,工程师室地质专业员赵萌主动提出,将地质编录精确度由规范要求的2米提高到0.5米。这样,精确度提高了3倍,工作量也随之增加了,他每天都到井下作业面进行地质勘察,对每一个细小夹石、节理、裂隙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述。井下道路泥泞黑暗,可他一天就要在巷道里走5个多小时,一个月下来他走遍了采场3个水平96条进路,共编录1.3万米,素描本摞起来有半米多高。依据这些资料布置的中深孔,合格率由原来的80%提高到90%以上。
为设计出满足生产需求的爆破参数,由技术人员祝自伟、严振湘、李月喜组成的现场调研小组,对中深孔爆破全流程进行跟踪写实,不分昼夜地整理数据,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弄不明白的就查找资料,请教老师。通过不断的对比、分析、总结,设计了新的爆破参数,爆破效果有了明显改善,大块率由原来的12‰降到了7‰以下,埋排现象基本杜绝。正是凭着一群年轻技术人员不服输、不怕苦、不气馁的创新劲头,最终确定了中深孔爆破参数,爆破效果良好,指标显着提升,摆脱了面临停产的困扰,为稳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以人为本 超越自己 追求一流
杏山铁矿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职工,一切依靠职工”的发展理念,加大投入,创新技术管理,提高通风质量,努力为职工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通风对于地下采矿来说,就相当于人的呼吸系统。呼吸畅通了,人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通风不畅,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2011年6月份,井下通风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可通风效果并不理想,为此,矿里成立了通风创新团队,围绕通风问题,积极探索。
安全科技术人员组织重新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测,每天他们都要扛着三十多斤的仪器在井下行走五、六公里。对100多个点位的通风参数反复检测,经过一个多月的检测,了解掌握了所有巷道的500多个通风参数,并利用通风软件建立了通风实体模型,对通风系统进行优化。通过调整-105米水平防水闸门的开启角度,解决了副井的反风问题;将西风井风机扇叶角度由35°提升至40°,增大了通风总量。经过多次调整优化,终于理顺了风流走向。
在通风系统中,采场设计通风水平为3个,而实际生产时是5个,这就要求必须合理分配风量。开始时,主要是借鉴其他矿山,直接在风墙上砌筑通风口的方法,来调节风量,既费时又费力。后来,团队成员薄彦龙通过不断摸索试验,设计出插板式风窗。这种风窗稳固可靠,便于调节风量,通过设置风窗,实现了各水平风量的按需分配。在治理通风的实践中,共设置了25座通风辅助设施,解决了系统漏风、循环风等问题。2012年初,井下粉尘合格率达到80%。在与国内一家地采矿山的专业人员交流中,当对方听说他们的目标是90%时,摇着头说:“不可能,我们搞地下矿山几十年,粉尘合格率才70%,你们一个新建矿山就想达到90%?”看着对方那质疑的眼神,首矿杏山人开始怀疑自己定的目标能否实现。矿领导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召开座谈会,要求大家进一步转变观念——井下粉尘合格率只要达不到100%,就会对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公司领导敲定,井下粉尘合格率目标就是100%。
前边没有赶超目标,就必须超越自己。一次偶然的机会,安全科技术员崔保攀接触到红外线感应器,心想:如果这东西能用到我们降尘设施上就好了。通过现场的不断摸索试验,他们成功设计出了自动喷雾降尘设施,实现了铲运机甩矿时的自动喷雾。紧接着,攻关团队又将该装置安装在-180米水平主溜井卸矿站,使放矿时的粉尘浓度由每立方米9.8毫克降低到1.2毫克,井下粉尘合格率一度达到92%。
杏山地采正处在改进和提升阶段,对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对照国内外先进水平,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杏山铁矿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凝聚职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全力以赴打产提效、稳定供矿,努力建设地采示范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实现“继往开来、百年矿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