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合并
2014年6月24日,北京国贸大酒店。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恩元、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万军、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茂春在此商谈三家钢企的合并事宜。 在这次会议上,三位董事长经协商决定,由普阳、新金、兴华共同注册成立普金华集团(燕赵集团)。同时设立董事局,郭恩元任董事局主席,高万军任副主席兼集团总经理,陈茂春任副主席兼监事会主席。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显示,普阳钢铁于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为2980万美元,营业期限至2017年。根据其官网上的介绍,普阳钢铁为河北省百强企业,有员工8000人,其董事长郭恩元为武安市钢铁协会副会长。与新金钢铁和兴华钢铁不同的是,普阳钢铁为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投资人之一为龙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新金钢铁为1999年成立,注册资本为3.86亿元,经营期限至2053年。其官网介绍,新金钢铁是一家集钢铁冶炼及轧制、电力能源于一体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固定资产51亿元,下设11个分厂,拥有员工6500人,现有两座1280m3高炉、两座2080m3高炉。 兴华钢铁为2002年成立,注册资本为2.22亿元。公开信息显示,兴华钢铁有员工4000多人,是集炼铁、炼钢、轧钢、烧结、球团、发电、制氧、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现在全国中小型钢企普遍在盈利、资金等方面遇到了困难,这三家钢企在当地规模都不算小,他们现在坐在一起谈重组,也是希望借助合并的方式改善经营现状。”熟悉河北钢铁业的业内人士称。 根据三家企业高层商讨的总体合作思路,第一步是形成一个核心公司,即为普金华集团。不过合并后的公司名称尚未确定,名称或为燕赵集团。目前,新公司还未在河北正式注册。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按照初步决定的新公司具体操作规划,普金华集团办公地址设在武安财富大厦,下设一室四部,即办公室、人力资源企划部、财务经营部、规划信息发展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部。 在三家钢铁企业抱团合并时描绘的蓝图中,将总员工数量达到2万人的普金华集团打造成河北南部最大的钢铁集团似乎指日可待。虽然民营钢企主动合并在河北这个钢铁大省里这并不是第一个案例,但是民企与民企自主整合模式仍正在探索阶段。
模式之辨
钢铁行业危机之下,不甘于被兼并和淘汰的中小型民营钢企纷纷寻求出路。兼并重组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曾经被钢铁行业寄予厚望,盼其为跨所有制重组探索出一条新路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在2014年宣告失败。该模式一度被视为国营钢企重组民营钢企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年前,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方式,对河北省内的九江线材、燕山钢铁等12家民营钢企进行收编。而到了2014年,河钢集团拟与此前联合重组的12家民营钢企解除重组协议。 国企与民企整合模式触礁后,民营钢企间也开始探索自发合并的模式。在普金华集团之前,河北武安另外两家民营钢企也尝试主动整合。2014年3月,河北文丰实业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整合重组协议,共同组建“冀南钢铁有限公司”,其中文丰实业占股51%,金鼎重工占股49%。 按照《武安市钢铁产业减量调整方案》,在2017年前武安18家钢铁企业将整合重组为3-5家钢铁企业集团,这也是普金华集团在此时寻求合并的背景之一。 盛志诚表示,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传统赖以支撑的渠道方面处于萎缩的状态,大批的代理商、贸易商出现问题后,中小钢厂的渠道就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融资成本在增加,而融资规模在减小。 民营钢铁主动抱团模式是否解决上述问题,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几家钢厂绑在一起,如果没有新工艺的增加,也不可能引入非常大的资金支持。无论从技术、资金、市场上游下游的谈判能力,能够改善或促进其利润空间增加的东西,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变化。”熟悉民营钢企情况的业内人士指出,“可能有一个方面的改变,就是员工人数的增加,规模做大了。规模做大后,贷款方面可能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带来期望中非常大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年6月24日,北京国贸大酒店。河北普阳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恩元、河北新金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万军、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茂春在此商谈三家钢企的合并事宜。 在这次会议上,三位董事长经协商决定,由普阳、新金、兴华共同注册成立普金华集团(燕赵集团)。同时设立董事局,郭恩元任董事局主席,高万军任副主席兼集团总经理,陈茂春任副主席兼监事会主席。 河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信息显示,普阳钢铁于1992年成立,注册资本为2980万美元,营业期限至2017年。根据其官网上的介绍,普阳钢铁为河北省百强企业,有员工8000人,其董事长郭恩元为武安市钢铁协会副会长。与新金钢铁和兴华钢铁不同的是,普阳钢铁为台港澳与境内合资企业,投资人之一为龙祥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新金钢铁为1999年成立,注册资本为3.86亿元,经营期限至2053年。其官网介绍,新金钢铁是一家集钢铁冶炼及轧制、电力能源于一体的民营钢铁联合企业,固定资产51亿元,下设11个分厂,拥有员工6500人,现有两座1280m3高炉、两座2080m3高炉。 兴华钢铁为2002年成立,注册资本为2.22亿元。公开信息显示,兴华钢铁有员工4000多人,是集炼铁、炼钢、轧钢、烧结、球团、发电、制氧、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 “现在全国中小型钢企普遍在盈利、资金等方面遇到了困难,这三家钢企在当地规模都不算小,他们现在坐在一起谈重组,也是希望借助合并的方式改善经营现状。”熟悉河北钢铁业的业内人士称。 根据三家企业高层商讨的总体合作思路,第一步是形成一个核心公司,即为普金华集团。不过合并后的公司名称尚未确定,名称或为燕赵集团。目前,新公司还未在河北正式注册。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按照初步决定的新公司具体操作规划,普金华集团办公地址设在武安财富大厦,下设一室四部,即办公室、人力资源企划部、财务经营部、规划信息发展部、产品质量技术研发部。 在三家钢铁企业抱团合并时描绘的蓝图中,将总员工数量达到2万人的普金华集团打造成河北南部最大的钢铁集团似乎指日可待。虽然民营钢企主动合并在河北这个钢铁大省里这并不是第一个案例,但是民企与民企自主整合模式仍正在探索阶段。
模式之辨
钢铁行业危机之下,不甘于被兼并和淘汰的中小型民营钢企纷纷寻求出路。兼并重组成为他们的选择之一。 曾经被钢铁行业寄予厚望,盼其为跨所有制重组探索出一条新路的“渐进式股权融合”模式,在2014年宣告失败。该模式一度被视为国营钢企重组民营钢企的一次有益尝试。 三年前,河北钢铁集团以“渐进式股权融合”的方式,对河北省内的九江线材、燕山钢铁等12家民营钢企进行收编。而到了2014年,河钢集团拟与此前联合重组的12家民营钢企解除重组协议。 国企与民企整合模式触礁后,民营钢企间也开始探索自发合并的模式。在普金华集团之前,河北武安另外两家民营钢企也尝试主动整合。2014年3月,河北文丰实业集团和河北钢铁集团金鼎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整合重组协议,共同组建“冀南钢铁有限公司”,其中文丰实业占股51%,金鼎重工占股49%。 按照《武安市钢铁产业减量调整方案》,在2017年前武安18家钢铁企业将整合重组为3-5家钢铁企业集团,这也是普金华集团在此时寻求合并的背景之一。 盛志诚表示,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是传统赖以支撑的渠道方面处于萎缩的状态,大批的代理商、贸易商出现问题后,中小钢厂的渠道就出了比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融资成本在增加,而融资规模在减小。 民营钢铁主动抱团模式是否解决上述问题,是否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几家钢厂绑在一起,如果没有新工艺的增加,也不可能引入非常大的资金支持。无论从技术、资金、市场上游下游的谈判能力,能够改善或促进其利润空间增加的东西,目前还看不出有什么实质的变化。”熟悉民营钢企情况的业内人士指出,“可能有一个方面的改变,就是员工人数的增加,规模做大了。规模做大后,贷款方面可能会有所好转,但不会带来期望中非常大的变化。”(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