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的背后,是炼钢事业部聚焦瓶颈、精准发力、系统性攻关的成果。为攻克高连浇炉数目标,事业部成立了专项攻关团队,从影响连铸稳定性的关键要素入手,开展了周密部署和持续优化:
一、精益求精,强化中包耐材砌筑质量。
中间包作为连铸生产的“心脏”,其内衬耐火材料的砌筑质量直接决定连浇时间的长短。事业部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对中包耐材的选型、砌筑工艺标准、烘烤曲线进行了全面审视与优化。通过推行标准化的砌筑作业流程,加强过程质量监督与验收,确保每一套上线中包的砌筑质量都达到最优状态,为长时间连浇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内胆”保障。
二、科学统筹,优化排产计划与组织。
高连浇的实现依赖于稳定、连续的钢水供应和顺畅的工序衔接。生产调度提前介入,精心编排生产计划,确保炼钢、精炼、连铸三大环节紧密配合、高效协同。通过精准计算转炉出钢节奏与连铸拉速的匹配关系,优化钢包周转,减少非计划等待时间,形成了稳定、均衡的生产物流,为连铸机“吃饱喝足”、持续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精准调控,稳定钢水过热度。
钢水过热度的稳定控制是保证铸坯内部质量和连铸顺行的核心工艺环节。攻关团队加强对钢水从精炼到连铸全过程温度的精细化管控,优化了精炼结束的温度目标,完善了钢包、中间包的保温措施,并强化了连铸平台对钢水温度的精准调节。通过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过热度波动,确保了恒拉速操作的稳定执行。
在长达56小时的连续奋战中,2号连铸机岗位的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以及各级管理人员,日夜坚守,密切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工艺参数变化,及时应对各种潜在风险,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操作技能。他们的辛勤付出,是此次突破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
此次2号连铸机连浇炉数实现100炉大关,不仅大幅提升了单次连铸作业的效率,有效降低了吨钢生产成本和能耗,更通过长时间稳定运行,生产出了大量优质连铸坯,为后续轧钢工序提供了充足的高质量原料。这是炼钢事业部向精细化、高效化、低成本运营迈出的坚实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