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以往转炉炉龄超5000炉时,炉底耐料因损耗变薄,为规避安全风险需被迫关闭底吹系统,进而引发钢水成分不均、杂质去除慢、合金消耗成本增加等多重问题。同时,底吹系统频繁启停加剧阀门、管路损耗,缩短设备整体寿命。
为攻克难题,该作业区从优化工艺操作与加强转炉维护两大核心环节入手,构建全流程保障体系。
三大关键操作助力全炉役运行。一是动态调整供氧参数,依据转炉装入量与铁水数据,实时优化氧气流量与氧枪枪位高度,避免炉底局部冲刷加剧;二是精准优化造渣工艺,采用“前期早化渣、中后期稳渣层”模式,通过控制炉渣碱度与黏度,在炉衬表面形成“渣层保护屏障”,减少高温钢水对炉底的直接侵蚀;三是精准把控钢水成分与温度,提高“不倒炉出钢”比例,缩短钢水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减轻炉底侵蚀。
三大关键维护强化炉衬防护。一是实时监控炉衬状态并主动修补,坚持“每班必测”,用专用测厚仪检测炉衬,厚度达预警值时,以“槽装+手投”工艺精准修补;二是最大化溅渣护炉效果,依钢水氧化性动态调整溅渣时间与投镁量,确保溅渣层致密附着,强化炉衬保护;三是依据不同钢种、炉底状态动态控制底吹模式,在炉役不同阶段调控自动、半自动状态,平衡搅拌强度与炉底寿命。
下一步,炼钢作业区将持续深化工艺优化,向更高炉龄、更优效益目标迈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