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公司深化实施产品领先与科技创新的“双核驱动”战略体系,以产品领先稳固市场优势,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同时,坚持以业务为导向,依托“5+1”的核心产品定位,按照构建“资源+主业+分销+研发中心”的全产业链特钢生态圈进行总体规划,并通过全球资源整合、跨国合作创新和市场导向创新,稳步推进,分阶段实施国际化项目。2024 年以来重点对东南亚、中东、北美以及欧洲地区的20多个钢铁项目以及南美、澳大利亚的资源项目进行了深入考察和系统论证,确定了“并购优先、由后往前、先小后大、稳妥推进”的实施策略,遴选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并取得积极进展。在资源保障和出海路径方面,一是与公司的战略客户携手,进行伴随式出海;二是依托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客户基础和品牌效应,邀请下游客户参与国际化项目投资,进行产业链组团出海;三是联合头部金融机构、跨境投行,以及保险公司等打造“产融共生”的出海模式。2025 年公司加大海外产业布局的推动力度,目前有主业的冶炼、轧制、产品深加工以及海外渠道拓展等标的,力争尽快有实质性的进展。
中国钢铁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2024 年,全国粗钢产量达 10.05 亿吨,而表观消费量仅8.92 亿吨。需求端受房地产下行、基建增速放缓影响,供给端因历史扩张惯性未有效收缩,导致价格恶性竞争。“反内卷”政策有助于优化市场环境、提升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还能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其经营发展,具体如下:
1.优化市场环境。“反内卷”政策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这将清理钢铁行业内技术差、污染大的小钢厂等落后产能,减少低价竞争行为,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2.提升产品价格与利润空间。“反内卷”政策有助于推动钢铁行业产能出清,减少市场供给。
3.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反内卷”政策鼓励企业拼技术、拼质量,多生产高端钢材。中信泰富特钢在高端特钢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政策引导将促使企业进一步加大在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上的投入,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4. 促进产业链协同。“反内卷”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呼吁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营造健康发展生态,推动产业链协同。将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构建高韧性、抗周期的产业链生态圈,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公司子公司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系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为“三峡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中厚板技术居国内领先水平,相继开发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610CF、780CF,开发特厚高强钢板 Q500、Q550D-Z35 等。2023年成功开发国内最大厚度达 120mm 的 1000MPa 级水电用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钢板950CF,同年通过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三峡建工集团等相关单位参与的水电、冶金行业专家评审。兴澄特钢水电用钢广泛用于水电压力钢管、蜗壳及发电机组座环、磁轭环、固定导叶等关键部位,大厚度 950CF 钢板,认证厚度规格属国内第一,并在哈焊所完成了120mm 及以下钢板的焊接评定试验。结果表明,兴澄特钢1000MPa水电钢具有优良的强韧性能和可焊性能。公司线材板块配套开发了 1000MPa 级高性能焊丝,弥补国内空白,可以实现板材、焊材的配套供应。
公司无缝钢管产能500万吨,最大直径 1216mm,壁厚达到 150mm,广泛用于发电设备、石化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公司所产大圆坯直径达1320mm,系国内重大装备的管坯、锻件、轴类、法兰等主力供货企业。
针对雅江项目,公司能够在特种板材、特种焊丝原材料、轴类原材料及特种锻件方向,提供整体配套服务。雅下水电工程预计特钢总需求量远超同类水电工程,这为具备高端特钢生产能力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凭借在特钢领域的技术优势和行业地位,力争在雅下水电工程中获得重要订单,从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同时,国家政策和行业趋势也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天津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权益比例已超过 70%,未来公司计划继续收购剩余权益股份。公司控股天津钢管后,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和加大产品结构调整,企业的效益已实现明显改善。未来,公司将加大对天津钢管的技改投入并强化精益化管理,巩固已取得的成果并努力实现整体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铜陵特材业绩同比改善明显,5月份开始已实现单月盈利,三季度随着焦煤焦炭价格上涨,公司对铜陵特材2025年的效益贡献增长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