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以来,受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全球跨境投资不确定性显著上升,这给不少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造成了影响。
李超透露,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政策,推动标志性重大外资项目加快落地,以及持续开展服务外资企业专项行动。
对于备受关注的“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执行效果,李超用了四个“有力”来形容。
一是有力增强消费活力。4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电、文化办公用品、家具、通讯器材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装修旺季叠加换新补贴,带动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增长9.7%,仅此5项就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个百分点。截至5月5日,汽车、家电、数码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五大类产品带动销售额约8300亿元。
二是有力拉动投资增长。1月份至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5%。与“两新”密切相关的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制造业技改、原材料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9%、13.4%、8.2%、5.1%、2.7%。
三是有力推动转型升级。随着绿色、智能、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设备更新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相关行业生产和效益同步向好。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均同比增长10.0%;充电桩、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平板电脑等产品增速分别为43.1%、38.9%、35.9%、11.7%;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90.5万辆,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四是有力改善社会民生。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有效满足居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截至5月5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消费者购买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超过4100万件,超过1.2亿人次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买了心仪的产品。
李超称,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继续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即加快资金下达,会同财政部尽快完成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清算,下达后续资金额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抓紧推出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各类经营主体设备更新融资成本;推动有关部门进一步简化补贴申领流程,明确审核兑付时限,落实资金预拨制度,提升消费者体验,缓解经营主体垫资压力。强化政策储备,及时跟踪评估各项工作进展,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适时按程序报批后推出。
再从“两重”建设看,据李超介绍,在“硬投资”,也就是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7000亿元,2025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突出‘两重’项目的战略性、前瞻性、全局性,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高标准抓好组织实施,同时持续推进‘软建设’措施,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确保‘两重’建设各项任务干一件、成一件。”李超说。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当前人工智能应用不断拓展,李超也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推动和拓展人工智能市场应用,用好用足“两重”建设和“两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