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集团邯钢邯宝热轧厂精整车间横切线作业长李俊朝在该厂党委组织的党员“金点子”征集活动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班组职工积极参与,不断开展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大量减少切损,提升实物质量,实现了横切线对标活动的计划目标。
针对成材率指标长期偏低的状况,李俊朝从“切”上做起了文章。他与作业区的党员骨干成立了减少切边量攻关小组,总结各个规格的较优切边量和对后续备料进行减量化攻关。在攻关过程中,他收集各类信息,和各生产班组进行操作技术交流,并为切边减量后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应对措施和改进方案,包括工艺操作的适应,工艺参数的优化,设备保证的能力等等。由于边部减量后出现卡钢、边部打卷等影响生产的问题,当时有许多班组长和职工疑惑不解,甚至出现畏难情绪。凭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李俊朝详细分析此问题,他认为一时出现的卡钢问题是剪刃间隙设置不当引起的。由于原料条件变化后,操作人员按照原来的操作习惯操作,才导致了这个问题。为此,他和各班组长交流沟通,一方面说明成材率攻关和降本增效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他结合剪切理论知识,给大家讲解操作中的调整思路。用他本人的话讲:兵头将尾做工作既要务虚更要务实,职工思想通了,工作就好办了。
切边减量工作完成后,李俊朝又拿影响成材率的切头尾长短“说事”。在正常设置下,切头剪切头长度设定为500毫米,头部切齐便于圆盘剪穿带,但有些来料头部挺齐,本来切200毫米就行了,在生产毛边钢板时,甚至根本没必要再切头,可岗位操作人员未进行干预,成材率就切没了。李俊朝说,这种情况必须得制止。于是,他根据经验制定了《关于横切原料穿带切头的规定》管理文件。,采取这一措施,减少了切头浪费,使钢卷尽最大可能地兑现合同,做到了“量体裁衣”,有效提升了成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