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河北钢铁邯钢炼铁部推进产线对标降成本侧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10  浏览次数:219
 
核心提示:5月下旬,河北钢铁集团邯钢炼铁部高炉技术骨干带着今年以来完成的指标数据,赴唐钢、承钢对标。 通过和别的单位对标,我们明确了

5月下旬,河北钢铁集团邯钢炼铁部高炉技术骨干带着今年以来完成的指标数据,赴唐钢、承钢对标。

“通过和别的单位对标,我们明确了自身差距和不足,同时也看到了自身优势和亮点。”该部部长卢建光语气坚定:“通过对标我们发现,3200立方米高炉指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下一步,我们就要在继续做强优势的同时,重点改善2000级高炉技术经济指标,确保实现全厂吨铁燃料比505千克、焦比370千克、煤比135千克的攻关目标。”

盯薄弱攻瓶颈补齐短板

目前,该部2000立方米高炉(5号、7号高炉)受原燃料、含铁料质量波动影响,产量和燃料比与计划目标存在差距。“从与承钢2000立方米高炉对标数据中分析,两厂高炉利用系数基本一样,燃料比也都差不多,但承钢焦比、煤比指标比我们要优。”该部5号高炉车间主任王长华参与对标后,虚心查找自己的薄弱点:“同样生产一吨铁,如果燃料比一样,谁用的焦炭少,自然谁越有成本优势。下一步,我们就要在提煤降焦上下硬功。”

在改善煤比、焦比技术经济指标中,该部5号、7号高炉存在一个共同的瓶颈:布料流槽设计尺寸偏短,造成布料不准确,布料位置与理论计算偏差大,影响高炉气流稳定,致使燃料比居高不下,铁水成本难以下降。为此,该部对标攻关组成员利用高炉休风机会改造布料流槽,重新优化了其长度,促进边缘外环的布料落点最大限度靠近炉墙,使布料更为精准。两座高炉实施改造后,5号高炉煤气利用率由47%提高到48%;7号高炉煤气利用率由46.5%提高到47%,为下一步高炉提煤降焦消除了设备短板。

“当前影响2000立方米高炉改善指标的主要障碍是焦炭。由于目前焦炉与高炉不匹配,自产焦质量性能不能完全达到高炉要求,2000立方米高炉只能以多个焦炭品种拼凑才能满足生产。”据该部生产技术科科长张泽润介绍,当前5号高炉配吃4种焦炭,7号高炉配吃3种焦炭。“在现有条件下,我们全力优化好焦炭分配方案,做好品种间的调剂,确保两座高炉多品种焦炭配吃时期的相对均衡稳定。”

为保证2000立方米高炉中心气流稳定,该部技术人员结合现有焦炭质量条件,认真摸索实践,将质量相对较好的焦炭布在中心,较差的焦炭布在边缘,以形成平台加漏斗的料面形成,实现中心气流通畅,为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创造了良好条件。

抓创新促精细推动强项做优

“我部8号高炉与唐钢南区、北区两座3200立方米高炉对标,无论利用系数、燃料比,还是铁水综合成本,目前都具有明显优势。”说到这一点,该高炉车间技术主管侯健非常自信。

从去年以来,该高炉一直保持了长期稳定顺行的局面。目前,日产量达到8000吨以上,吨铁燃料比控制在503千克,指标水平不仅在集团内部首屈一指,在国内同炉型高炉中也是名列前茅。“虽然当前成绩不俗,但高炉生产是系统和动态的,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在精细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该高炉车间主任于俊胜仍不满足。

作为大型化高炉,对精细化操作的要求更高。该高炉严格要求布料圈数的准确性,结合物料粒度变化及称量误差,及时调节料流阀设定角度,保证每批炉料,焦炭布料圈数控制精准。车间还制定了布料圈数平均值偏差控制标准,规定了每1小时、8小时、24小时的圈数偏差平均值,使各个时段的操作都有数值依据,杜绝出现较大偏差,影响高炉气流分布。

通过对标,该部8号高炉更加坚定了走宝钢料制的决心。“这种料制,不仅可以实现低燃料比,同时还能有效稳定边缘气流,使得壁体温度低而稳定,有利于大型薄壁炉衬高炉的炉体长寿。”侯健指着对标数据介绍说:“目前唐钢煤气利用率在47%左右,8号高炉长期稳定在50.5%左右,高煤气利用率的实现,可以有效降低燃料比和吨铁成本。但成绩面前我们并不满足,我们还要把优势做强!”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