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淡季态势平衡,回笼压力仍会保持
随着天气转冷,年末市场逐渐进入需求淡季,供需总体呈弱平衡态势,钢价低位波动;对于明年经济将继续平稳发展,钢材需求保持增长。但供于求市场态势短期内仍难以扭转,大幅回升的可能性小;在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对我国经济形势稳中向好,但也存在下行风险和结构性压力。随着国家“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从宏观数据看,今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将能达到或超过7.5%的既定目标,将继续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拉动钢材需求继续保持增长。
受到淡季市场需求年末资金回笼压力较大因素影响,对钢材社会库存将继续向较低水平靠近。在需求淡季,降低钢材库存主要依靠钢材价格的降低来实现,后期钢材仍会保持低位拉动运行走势。
“寒冬”论漫漫,冬储旺盛需求
近这些年来,即便中国钢材市场在“寒冬”论。以讹传讹,认为中国钢材市场已经步入“寒冬”,甚至还是漫漫“寒冬”,短时期内难以结束。以钢贸商放弃“冬储”,所以今年全国钢材库存增加不多,估算最多新增库存3000万吨。据分析预算,在2013年中国实际粗钢需求已经达到8亿吨,同比增长5%以上,比先前预期要好很多。
旺盛需求予以了国内钢铁产量更大释放空间,据宝源钢网分析统计,在2013年1-11月,全国粗钢产量71286万吨,同比增长7.8%,比上年同期提速4.9个百分点;钢材产量97878万吨,增长11.5%,提速4.3个百分点。在国内产量提速的同时,前11月中国钢材进口增长2%,多年来首次扭转下降局面,其中11月份进口增幅达到17.8%。中国钢材进口转降为升,也从一个侧面反映钢材市场确实是在升温。
最后是经济效益情况明显好转,却远远超出去年同亏损52.23亿元的水平。因此,分析乐观预测,在今年钢铁行业利润超去年10倍以上的几率较大。
而在所谓市场的“寒冬”中,不能只用价格是否下跌一项指标进行衡量。况且,今年钢材平均价格跌幅有限,没有超出10%,算不上是深幅跌落。在市场“寒冬”中,是要倒下许多企业的。
比如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中,就倒下了一大批银行,也包括很大的投资银行。如果没有多少企业破产,大家日子都还过得去,并且开足马力生产钢材,不断创下新高,钢铁产能亦继续膨胀,进出口形势越来越好,这种局面岂能称作“寒冬”?
分析观点来看,世界上哪里有这么活蹦乱跳、活力四射的“寒冬”?由此可见,2013年中国钢材市场虽感深秋凉意,但“寒冬”局面却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