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迁钢公司三座高炉持续稳定应用浓盐水进行冲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迁钢公司高炉在生产中,采用的是拥有自主专利技术的明特克法水冲渣工艺进行冲渣作业。迁钢公司从矿业公司接管污水处理厂后,于2008年开始在高炉冲渣系统应用生产回用水,大幅降低了工业废水外排量。在此基础上,以环保为己任的迁钢人依然在努力,终于大脱盐工艺投入使用。此后,迁钢公司的生产回用水被分离为高盐水和纯净水。高盐水除少量投入炼钢闷渣环节,大部分应用到了炼铁冲渣工艺中,以节约水资源。然而,高盐水在冲渣环节一度“兴风作浪”,特别是高盐水中有大量氯离子和无机物,这些成分使高盐水具有了腐蚀性和结垢性的特点,导致冲渣管道被腐蚀穿空或者结垢堵塞,会酿成生产事故,是炼铁生产的一大隐患。经过不断摸索,迁钢公司技术人员找到了一条防结垢的方法,他们在冲渣循环水中开创性地投放絮凝剂,使炼铁行业里一向混沌的冲渣水在迁钢公司变得澄澈见底。此后,又向冲渣水中投放缓蚀阻垢剂,使管道内壁形成一层碱性保护膜,并且让水中无机物呈翻滚运动状态,从而避免结垢。
缓蚀阻垢剂的功能设计是美好的,但实际应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高温急速的冲渣水流,让缓蚀阻垢剂根本无法形成所谓的保护膜,母管内壁依然面临腐蚀的困扰。高盐水腐蚀性和结垢性这双重特点无时无刻地萦绕在技术人员脑海里。后来,技术人员大胆创新,提出了利用高盐水的结垢性特点攻克自身腐蚀的建议。这个建议是有现实依据的,就是通过减少药剂用量,减缓阻垢效果,从而在管道内壁形成一层厚度适宜的保护层,防止管壁被腐蚀。这个大胆的设想在后来的几经调整药量下,终于保证了这层动态保护膜的形成和稳固。至此,高盐水的结垢和腐蚀难题在迁钢公司被彻底攻克。
尽管在“驯服”盐水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迁钢人并未满足。他们根据国家、河北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的现实,继续努力着。经过大脱盐处理之后的高盐水,在炼钢闷渣和高炉冲渣环节并不能完全消耗掉。对这些剩余的、在限排范围内的少量高盐水,迁钢公司及时制定了二次脱盐工艺,今年年初正式运行,对大脱盐工艺分离出的高盐水进行二次加工。在二次脱盐中,高盐水脱胎换骨,变成浓盐水,全部投入到闷渣和冲渣环节,做到了零排放。这样一来,浓盐水的氯离子含量比高盐水高出一倍,腐蚀性更强,为炼铁冲渣环节带来了持续的压力。今年一季度的三炉检修时,技术人员发现部分阀门和管道出现比较严重的磨损和侵蚀现象,说明使用二级浓盐水已经对设备设施加剧了腐蚀和冲刷。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前期使用高盐水的经验,技术人员通过调整PAC、SF-104和絮凝剂的用量,继续让管道表面形成轻微板结物阻止氯离子的腐蚀。之后,技术人员持续跟踪板结物的生成情况,并不断调整药剂用量,终于让浓盐水乖乖服役,保证了冲渣系统的稳定运行。
经过艰苦努力,迁钢公司二次脱盐的浓盐水实现零排放,兑现了迁钢人的环保承诺,带来了节水和延长设备寿命等综合效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高达1300多万元。(丁瑞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