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华天环保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春根一席谈
中国钢铁企业网中冶华天讯(记者 傅建设 通讯员 李静)大气治理行业是一个技术更新淘汰速度快、行业入门门槛低、业内竞争激烈的行业。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本竞争激烈的行业内又掀起新一轮更加激烈的竞争热潮。“想在这个行业内分得一杯羹,就必须有领先于同行的技术,才能够可持续长远的发展。”近日,环保能源分公司总经理杨春根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从2000年以来,原中冶华天环保所(现“环保能源分公司”)通风专业就组织技术力量,将先进的技术转化、集成创新,相继开发出高炉高效屋顶收尘技术、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转炉一次干法除尘技术、转炉湿法高效“双塔”除尘技术、烧结机烟气干湿法脱硫技术、烧结机尾及整粒电改袋除尘技术、湿法脱硫湿式电除雾技术等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新技术。“通风专业十多年来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并且走在集团兄弟单位同专业和同行们的前列,就是最有说服力的验证。”杨春根这样强调。
2007年,通风专业技术人员开始着手高炉高效屋顶收尘技术的研究,于2008年成功申报发明专利,并在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高炉屋顶除尘系统总包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电炉烟气净化及余热回收系统在2008年开始技术转化工作,并在2009至2012年间先后在3个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转炉干法及湿法双塔式一次除尘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09年,经过5年的市场开拓,转炉干法一次除尘技术有6个实际应用的工程,转炉湿法双塔式一次除尘技术已有11个实际应用的工程,另有3个工程正在洽谈中。
针对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的研发起步于2006年。通风专业组建脱硫小组着手原始资料的收集、转化工作,经过近2年的技术转化,2008年依托安徽工业大学的科技资源,脱硫技术研究进入湿法脱硫的实验室阶段。2009年,中冶华天第一个循环硫化床干法脱硫项目建成并调试运行成功。至今,环保能源分公司共承接了循环硫化床干法脱硫项目2套设计合同、5套总承包合同,2套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总承包项目,为争取更多的烧结脱硫新上和改造项目打出了品牌影响力。
湿法脱硫湿式电除雾技术可以解决湿法脱硫技术造成的石膏雨、酸雨等二次污染的现象,同时对脱除PM2.5颗粒和尘雾有非常大的效果,可减少我国的雾霾天气的产生,这项技术会成为脱硫行业新的发展方向,在我国电力和钢铁行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了解到这个现状后,环保能源分公司果断地走在同行前列,开始对湿式电除雾技术进行研究,积极与业主沟通交流,在2014年争取到三套湿式电除雾器改造项目,有了将此项新技术应用到钢铁行业实际工程中的机会。效率创造价值,环保能源分公司先于同行将该项新技术应用到钢铁行业中,市场前景看好。
杨春根介绍,对技术创新有两种理解,一是对新理论、新技术的原始研发;二是对国内外的新技术进行技术转化并集成创新的“拿来主义”。作为一个设计单位而言,并不具备科研单位的先进的实验室和研发团队,“拿来主义”的技术创新可能更适合。技术创新的难点不在于是否是原始的研发,而在于是否能先于别人、大胆尝试。当有了成熟的、经过实际工程检验的新技术后,必定会带来新的订单。
杨春根表示,中冶华天要在大气治理行业内站稳脚跟,只有不断的技术创新、勇于尝试,争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走向技术高端,占领行业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