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贸促会会长李毅仁(视频)、镭目公司董事长田陆为会议致辞。冶金贸促会副秘书长(主持工作)苏步新、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发忠、田陆分别做主题报告。兰鑫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帆出席会议。来自酒钢、西宁特钢、晋钢、镭目公司、兰格钢铁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嘉宾分别做交流分享。冶金贸促会会议部副主任(主持工作)宋赞主持会议。
李毅仁致辞表示,西部钢铁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把握政策红利,发挥区域优势,深入对接市场,突破发展瓶颈。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包括西部钢铁在内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展望未来,西部钢铁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坚定走特色化、差异化、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其核心趋势将集中于三点。一是推动材料升级,从生产传统建筑钢材向深耕高强度、耐腐蚀、专用的高端钢材转变,更好地服务西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二是加快绿色赋能,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风光电资源,积极探索氢冶金、碳捕集等前沿技术,将环保压力转化为竞争优势。三是深化数智融合,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制造转型,重塑生产管理和商业模式,有效对冲物流和成本劣势。
田陆致辞表示,镭目公司与西部众多钢厂的合作历史悠久,如新疆八一钢铁、内蒙古包钢、陕西龙门钢铁、首钢水城钢铁等,携手走过了许多难忘的岁月。在合作过程中,镭目公司见证了西部钢铁从传统生产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努力与成就。未来还将继续携手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钢铁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让技术创新不只是“锦上添花”,而是真正成为“雪中送炭”;让每一家钢厂都能看得清、控得稳、炼得优,用镭目的炼钢技术打造更多世界级的智造样本。
苏步新做《钢铁工业“十五五”发展规划及西部钢铁高质量发展建议》主题报告。他表示,西北钢企产品中建材占比较高(接近2/3),附加值低,意味着产品高度依赖房地产和基建投资,抗周期波动能力弱。西部钢铁企业的未来发展,绝不能继续走规模扩张的老路,必须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实现一场深刻的“品质革命”和“定位转型”。核心战略定位应是:从过去依赖投资拉动的普通钢材生产商,转型为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专业化材料服务商”。
赵发忠做《雅江工程产业链:特钢产业的机遇挖掘与挑战突破》主题报告。他认为,雅江工程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电基建项目,其钢材需求量预计达400~600万吨(三峡59万吨);若计入配套项目,总钢铁需求可能达600万吨~800万吨。由于高原地区的钢铁材料面临多方面特殊挑战,性能要求显著提高,特种钢占比将达40%。不过,西部钢企在常规钢材供应中仍具备天然优势,建议西部钢企扩建高原适配钢种产能,发挥“就地供应”优势,东部企业可考虑与西部本地企业合资建厂。
田陆通过对比大厂模式与镭目模式,介绍了钢厂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困局。他以很多钢厂豪掷数亿元只换来一块豪华大屏的案例警示道,数字化大厦的基石包括自下而上的四层架构(全域传感器—自动控制—信息化—智能化),缺了最底层,上面三层就是沙上高塔,再华丽的AI算法也只剩PPT魔法。他同时强调,炼钢过程的化学反应、热平衡、相变规律早已写成数学方程,将这些机理嵌入系统,是数字化的“捷径”。镭目创建了从传感器到智能闭环的全栈穿透模式,项目合同直接绑定核心经营指标,让数字化成果与真金白银挂钩。
会议进行“赋能西部,面向全球——镭目全流程智能炼钢成果发布”仪式。镭目公司项目经理田运辉详细讲解了全流程智能炼钢的技术概念、技术细节与效益成果。
在主旨演讲环节,酒钢宏兴副总经理窦敏瑞,西宁特钢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伟,晋钢控股技术总工陆颖,镭目公司信息化部部长田祖光,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分别结合企业实践及行业情况进行了主题分享。
会议进行了一场以“西部钢铁市场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圆桌对话。田陆、窦敏瑞、王国清参与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西部钢企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应积极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找到自身赛道。
来自西部钢铁生产企业、用钢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代表100余人参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