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布局提速向“新”
湖北省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浙江省属企业完成投资998.6亿元,同比增长30.7%;海南省属企业营收同比增长44.6%,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45.76%……上半年,多地国有企业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面对复杂环境,下半年怎么干?稳增长、扩投资是首要任务,多地国资委强调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提速,保障投资接续有力。
湖北国资委提出,要千方百计稳增长,坚持季调度、月督办,通过考核引领、扩大有效投资、争取政策支持等方式,确保全年经营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宁夏国资委部署全力提速重大项目建设,动态更新项目储备库,保障投资接续有力。内蒙古国资委强调,在加快项目建设上再加力,对在建项目要抢抓工期、尽快达产,对计划新开工项目要加快破解卡点堵点,聚焦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精心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
从投资的重点来看,下半年地方国企将进一步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力度。
以北京为例,本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以来,市管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近1.8万亿元,占全部营收1/3以上。根据北京市国资委的部署,下半年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转化力度,积极培育发展高精尖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市管企业与各区合作力度。
今年四川也深入实施国企六大优势产业提升行动、省属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行动,上半年省属监管企业在六大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方面分别同比增长55.2%、73%。四川国资委要求,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进一步强化主责主业管理,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布局,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地方国资基金涌现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地方国资基金矩阵加速成型,构建起多方参与协同的投资生态。
目前湖北正在加快形成涵盖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和S基金在内的“全生命周期基金矩阵”,引导撬动各类资本投资创新创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湖北省属国企实体产业营收同比增长超30%,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近一倍,新增控股实体上市企业2家。
湖南国资委监管企业在产业基金布局与投资领域也动作频频,上半年共新增设立6只产业基金,合计认缴出资金额6.4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出资20.41亿元。同时,湖南钢铁集团、湖南高速集团等8户企业的13只基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布局,完成21个项目投资,金额达15.8亿元。
四川则聚焦全省重点产业建圈强链,组建省属企业科创投资基金、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六大优势产业基金,总规模超500亿元。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昌明表示,“资本赋能”是地方国企从“管资产”迈向“管资本”后的必然动作,也是各地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手段。地方国资系基金已超越单纯的财务投资者角色,向产业引领者和生态组织者进化,成为破解资本市场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失灵的关键制度创新。
资本赋能并购强化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的相关部署,下一阶段,地方国有企业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产业投融资体系建设大文章,大力培育更多引领产业升级的新兴支柱产业。紧紧围绕“三个集中”,优化国有资产增量投向,调整存量结构,带头抵制“内卷式”竞争,加强重组整合,推动国有资本优化配置,形成新的国有资本布局结构。
多地明确了计划目标。湖北国资委强化战略牵引,编制“十五五”规划,聚焦18个重点产业“一业一策”,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强化并购重组,推动产业链并购与专业化整合,力争2027年实体产业资产、营收大幅增长。此外,强化资本赋能,实施上市公司倍增行动,提升资产证券化水平,孵化隐形冠军。
江苏国资委则要求,聚焦主业用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加快基金组建和投资布局,培育新增长点。海南国资委部署,下半年加大资本运作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宁夏国资委强调,深化国企改革攻坚,按期完成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监管企业战略性重组与专业化整合。
朱昌明表示,地方国企通过资本赋能与并购重组推动产业升级,将提振市场信心与投资预期,带动更多资本流向具备成长性的新兴产业,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但是,地方国资国企在资本运作中也要警惕“资本冲动”和整合风险,要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机制和容错机制,避免重复投资与资源内耗,并借助市场化工具防范化解资本运营风险,最终实现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螺旋式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