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随着滇中引水工程香炉山隧洞5号支洞的最后一次爆破完成,香炉山隧洞5号施工支洞顺利贯通。滇中引水这一“两重”水利项目,也是中国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水资源配置工程,迎来建设新节点。
“两重”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涉及资金规模大、覆盖面广,是基础设施投资的重要支撑。目前,今年8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已全部下达完毕,共支持1459个项目,涉及长江流域生态修复、长江沿线重大交通基础设施、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标准农田、重大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网等。
记者了解到,在“两重”项目牵引下,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正加快推进,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
云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2024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下达云南省7个批次“两重”项目清单,涉及总投资2671亿元。昆明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滇中引水、文蒙铁路、国道G219线改扩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口岸基础设施等一批“两重”项目正加快建设。“在‘两重’建设的带动下,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企稳回升,2025年以来连续保持正增长,扭转了近两年投资负增长的局面,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增长。”该负责人说。
“‘两重’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快形成,基础设施投资稳定增长。”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表示,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0个百分点。
分领域看,“两重”建设带动水利、农田、城市地下管网等多领域投资加快推进。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是“两重”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记者从水利部获悉,水利部全面推进“两重”水利项目,南水北调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一批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加快建设,60多处大型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有序实施。今年第一季度重大水利项目可研获批14项,8项开工建设,总投资规模达437.3亿元,同比增长27.8%。
值得注意的是,更多社会资本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运营。水利部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水利建设落实社会资本372.8亿元,同比增加33.3%。其中民营资本31.3亿元,是2024年全年引入民营资本额的49.4%。
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既事关安全又涉及民生,是今年“两重”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主要包括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管网建设,推动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城市内涝、供水管网漏损等突出问题。
数据显示,在“两重”资金的带动下,今年全国推动建设改造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城市地下管网超14万公里,城市地下管网系统安全韧性能力不断提升。
“两重”建设也将给相关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链带来新的增长空间。业内人士介绍,以城市地下管网为例,这一被誉为“城市生命线”的庞大系统,其产业链的上游涉及管道制造材料与设备,当前新型耐腐蚀管材的涌现正逐步替代传统材料;下游则涉及管网智慧运维平台等产业。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各类管网总量将近60万公里,投资总需求约4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力支持‘两重’建设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现实需要,既利当前稳增长,又利长远强动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吴有红表示,未来,加力推进“两重”建设,需要更加注重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例如,在推进重大水利工程的同时,统筹推进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用水权交易等配套改革,将有利于增强投资内生增长动力,提高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