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包钢蝶变“绿色之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6-05  浏览次数:217
 
核心提示:纵观历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更加回应民生。回顾近年来包钢环境治理工作,包钢主题也更加契合时代发展脚步。 从2010年至今,包

纵观历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更加回应民生。回顾近年来包钢环境治理工作,“包钢主题”也更加契合时代发展脚步。

从2010年至今,包钢在“补课”、“补齐短板”到“创环保一流目标”即将实现的道路上一路追赶,十里厂区正蝶变为新型工业化的“绿色之都”。

思想变革:观念为先奋起追赶

包头在建城之初,即被定位于“重工业城市”。而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工业企业与城市的距离正在缩小,在“亲密无间”的沧桑变化中,企业如何看待环境问题、如何实施环境保护,成为企业社会良知与责任的考量。

2013年,以北京为代表的雾霾天气成为民众热议。应对污染,国家相继出台《工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中国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环保行动拉开战幕。

与此同时,自治区在“8337”发展思路中明确提出,要将“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面对政府要求和社会期盼,包钢义无反顾地举起环境治理的鲜明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上环保变革之路。

变革方略,首先要变革思想。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秉利亲自带队赴太钢考察环保先进成果,成功的经验不仅让包钢人看到与同行业先进的10年差距,也激起了包钢人奋力追赶的勇气。

2013年8月21日,公司在干部大会上郑重发出“深入落实‘8337’发展思路,打好环保攻坚战”的号令。这是一次统一思想的会议,也是转变观念的一次会议。宣言之下,包钢提前实现环境治理目标的战幕迅速拉开。

攻坚之战:十里钢城脱胎换骨

环保攻坚战一经打响,便如火如荼覆盖整个十里厂区。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公司创新开展“践行环保为民,圆梦绿色包钢”主题实践活动,开掘出一眼眼力量的源泉。

公司迅速建立环保指标考核体系,确定了2014年全面达标工作方案,完成了一系列环保设施、资源综合利用调研报告,噪声、料场、道路、清洁运输等方案也酝酿成型。包钢发挥环境监控中心管控值守作用,在线监控设备实时传输环境数据,监察人员不间断地对厂区环境开展检查。

公司与涉及环保设施改造的10多家单位签订环保项目建设责任状,并确定时限,限期完成。

今年5月31日,炼铁厂一烧车间2号烧结机烟气净化系统投入运行,运行当天环保效率即超过90%,而这只是包钢环保设施改造勠力而战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13年公司投资11.67亿元,完成了53项环保改造项目;2014年,公司环保投资将实现翻番,达到23.56亿元;近年来,包钢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近100亿元。一个清洁化生产的包钢、一座绿色蝶变的钢城正在原址上脱胎换骨。

厂容治理:提前完成三年规划

包钢厂区占地43平方公里,2014年绿化覆盖率将达43%。两个“43”,是包钢厂容治理矢志不渝的写照。

4月10日,稀土钢板材公司环厂东路彩旗飘扬,包钢春季义务植树活动奏响绿色序曲。2014年是包钢提前一年完成新一轮环境治理“三年大变样”的攻坚之年,全年计划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厂区绿化覆盖率升至43%。

行走在铁五路上,几乎与包钢同龄的生产楼、电子楼、厂前门诊、机总消防队等建筑已不见身影,职工们感怀包钢曾经的这些标志性建筑的同时,更多的是对即将在这里出现的“包钢主题广场”的深深期许。

截至5月份,公司共计在稀土钢板材公司、渣山等区域以及拆除空地和各单位区域内种植乔木12.9万株,灌木232万丛,新增绿地70万平方米,厂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9%。预计通过尾矿库植树及秋植,全年实现绿化覆盖率43%目标指日可待。

迎接包钢成立60周年,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工作环境,在时间表上一步步走来。经过一轮甲子的包钢,将深深拥抱包钢人用劳动换来的那片绿色苍茫。

环境开放:绿色包钢敞开胸怀

2012年11月30日,包钢两座8平方米竖炉停炉淘汰仪式举行,公司邀请新华社和内蒙古、包头市多家媒体共同见证包钢的这一重要时刻。

无独有偶。在淘汰4座焦炉、改造4座高炉上料系统的现场,同样可以看到外界媒体记者的身影。一位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这样写道:淘汰落后产能,彰显的是包钢立志环保的勇气和决心。

近年来,包钢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回应社会的关注。包钢敢于正视历史、敢于直面自身问题的姿态,向外界传递出一个个致力于环保的积极信号。包钢也在与民众呼吁环保的同频共振中,释放出自身的正能量。

世界环境日,绝非包钢环境治理的始发之地,但却是包钢回望绿色轨迹之时。正如公司在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上所言:包钢既要追求厂区环境的“外在美”,又要体现包钢人的“内在美”。

人与环境的和谐,管理和精神文化的共融,将成为60年包钢文明之都、绿色之城的时代新风尚。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