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来看,商品价格与实际需求之间溢价并不过高,只要需求没有发生逆转,很难说商品价格会进入趋势性下跌过程。可以说,本次商品价格上涨是货币政策宽松与强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表示。
那么站在当前的时间节点来看,他认为,首先可以看到,在过去一个月,美元指数持续反弹,原油、铜等大宗商品市场出现调整,同时伴随着新兴市场国家汇率的调整,市场看空预期不断高涨。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市场归根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从长周期来看这实际上是对全球通胀预期的确认。
在他看来,二季度美国消费端不一定见顶。美国政府财政支持带来了居民收入的大幅上涨,随着当下工资恢复疫情前水平叠加政府新的“红包”支持,他预计4月份之后终端需求会出现新一轮上涨。尤其是近期的市场调整反而更有利于后期市场走势,美国需求和库存周期依旧存在向上驱动,而这仍可能拉动商品基本面。同时,外需改善也会对国内商品产生正面影响。
从商品内外走势来看,由于在高需求下美国自身的供应缺口仍然存在,这会带来美国商品保持相对高价,部分商品的海外平衡表可能仍然存在供应缺口。而中国国内需求放缓与海外需求拉动共同作用于商品的振荡走势,中国决定商品价格下限,海外决定商品价格上限。那么看向全年,他认为全球制造业周期的顶部可能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显现。当前中国需求已经有所放缓,美国依旧处于高位,而欧洲还在低位徘徊,后期主要取决于欧洲消费的恢复情况。从后期市场逻辑来看,二季度商品市场还会有一波上涨,但三季度末、四季度初可能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