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集团张钢运输部运行车间担负炼铁炉前及交接站铁水罐至炼钢的配送运输任务,整条战线贯通铁水交接站和炉前作业区,是畅通铁水运输的“命脉”。为响应公司“热衔接”工作思路,最大限度降低运输工序铁水温度流失,运行车间拓宽工作思路,开采新方法、新措施,不断优化运行方案。
“无间隙”交接
清晨7点45分,是运行车间值班室最热闹的时刻,当班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汇聚一室,待车间主任王云岱点过名并召开班前会后,大家列队向各自的岗位走去。传统的交接班哪去了?原来,运行车间早已完善乘务员交接班制度,采用了“无缝隙交接班法”——当班职工主动到现场接班,下班职工交班后返回值班室补填交接班记录。这样以来,有效杜绝了因接班人员不齐而延长交接班现象的发生,实现了交接班环节的时间零损失。
“遥控”指挥
炼铁厂高炉炉前出铁场,一区内燃机车安静地卧在铁轨上,它的老朋友司机王虎一边点检“油、水、刹”,一边给它做清洁保养。王虎介绍说:“以前,我们有空就想返回值班室,现在机车上就有空调、风扇、电热臂、饮水机,我们更乐意在这待命,有空还能给‘老伙计’做个保养。”据了解,为使人员和车辆随时随地听从调度“遥控”指挥,运行车间采取了“现场待机法”,给机车安装了满足职工需求的系列车载设施,使职工在停车间隙主动留守现场,既将动车效率提升到随即状态,也起到了随时点检和保养机车的良好效果。
畅通快运保热能
为最大限度控制温降,减少热能损失,运行车间积极研究运行工艺,结合实际把运行罐车数量减少到最低限,严格控制铁水罐周转时间在5小时以内,增加了罐车周转再用频次,最大限度的加快了铁水罐的周转速度,减少了罐车在周转过程中的温降,为上下游工序的紧密衔接打通了瓶颈;强化职工责任意识,严格遵守“重罐单送制度”,杜绝了因罐车等待造成的温降,为生产工序“热衔接”创造条件;完善了高温液体泄漏处置预案,提高运行事故处理效率,为完成运输任务赢得充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