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散煤治理应疏堵结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3-15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601
 
核心提示:过去5年,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对于这一污染防治领域成绩取得的原因,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散煤治理放在
 过去5年,重点地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30%以上——对于这一污染防治领域成绩取得的原因,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强散煤治理”放在了首位。

    突出散煤治理是由我国煤炭消费集中度低这一特点决定的。我国每年散煤消耗量约6亿~7亿吨,占全国煤炭消耗量的20%。以2016年为例,尽管散煤消耗量不到电力行业煤炭消耗量的一半,但其排放的二氧化硫却接近1000万吨,与电力行业基本持平;氮氧化合物约320万吨,仅次于电力和机动车。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专家指出,由于散煤的使用点多面广、直燃直排,燃烧后排放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尘远高于电力行业。1吨散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是火电燃煤排放的5~10倍。

    显然,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除实行煤改气、煤改电等措施外,市场还必须提供可以清洁燃烧的洁净煤产品。资料显示,我国采用脱硫固硫技术的民用洁净型煤年产量仅3000万吨左右,与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要实现今年的污染防治新目标,散煤治理仍是重中之重。除了“堵住”小锅炉、小窑炉,加快煤改气、煤改电之外,政府应致力于“疏”,加大洁净煤产品供应量。同时,还应组织力量开展散煤清洁燃烧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

    疏堵结合,我国的散煤清洁燃烧将不是梦。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