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煤科院:2020年煤炭科学产能将超70%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7-21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469
 
核心提示:7月12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发布《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下称《研究》)。 《研究》提出,化
  7月12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发布《中国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关键问题研究》(下称《研究》)。

    《研究》提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产能控制,提高生态、安全、环境等标准的政策情境下,2020年科学产能比例的目标为71%;2030年之后,煤炭科学产能淘汰约20亿吨非科学产能,煤炭科学产能比例提升至100%。

    优化供应结构匹配社会需求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战略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立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煤炭行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求转型升级,归根结底表现在提升科学产能比例上。

    记者了解到,2010年我国煤炭科学产能的比例为45%,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50%。

    《研究》认为,目前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首先表现为煤炭产业结构不合理,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突出。数据显示,全国1.08万处煤矿中,年产30万吨及以下的有近7000处。同时,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高素质人才比例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亟待完善。此外,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煤矿采空区塌陷面积累计已达100万公顷。

    “化解过剩产能是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提升科学产能水平的重要任务。”吴立新说。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煤炭行业已化解过剩产能2.9亿吨以上,提前超额完成2.5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6897万吨,已完成年度任务的46%。

    而截至2015年,我国生产和在建的煤矿产能超过50亿吨,需求却仅为40亿吨左右,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依然严峻。因产能过剩,企业杠杆增加,在2012年至2016年四年间,煤炭行业资产负债率从53.6%上升到了70.1%,仅融资成本已是全国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3倍多,多数企业煤炭运输成本占终端销售价格的1/2至2/3,全国20个省份28家煤企关闭破产原国有重点煤矿已垫付资金265亿元。而发展战略缺乏整体考虑与设计,政策持续性不强,行政干预过多,市场监管缺位同样制约着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

    对此,《研究》建议健全标准和监督体系,建立协调高效的煤炭行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煤矿退出机制,促进行业转型升级,设立煤矿关闭退出专项基金和转型发展资金,完善煤炭市场机制,营造良性市场环境,多措并举降低煤炭行业成本,完善降杠杆支持政策,防范和化解企业债务风险,加强煤炭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煤炭供给侧改革的体制机制。

    探索建设“一带一路”绿色产能体系

    《研究》认为,煤炭行业应深入推行“一带一路”倡议,拓展煤炭企业“走出去”空间,将我国科学产能、绿色开采等先进理念、技术、标准移植到周边国家,促进当地煤炭科学有序发展,实现合作共赢,拓展煤炭企业走出去空间,赢得国际舞台上利益相关方的更多依赖。

    吴立新认为,建立“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非常必要。当前,不同国家对于煤矿在安全、绿色、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指标认证上流程、周期、费用差异很大,对于“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形成了一定障碍;

    同时,我国煤炭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学产能理念和相关指标已经建立,有条件和实力在国际上逐步建立和推广我国先进的理念和标准。从对我国的影响来看,有助于提升我国相关技术和装备、绿色产能的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带动沿线国家煤炭绿色发展,推动我国先进绿色产能指标成为国际标准,促进形成境外绿色产能合作示范基地。

    为此,《研究》参照煤科总院《中国煤炭科学产能评测研究》、《煤炭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家发改委《煤炭先进产能评价依据(暂行)》,提出了设立5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同时采用开放滚动式指标评价的“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指标体系。

    记者注意到,这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资源节约、节能环保、恢复治理、保障体系与和谐发展。

    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郭中华表示:“下一步,我国的煤炭产业肯定要加快'走出去’,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