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67.7%的企业认为:消化过剩钢铁产能至少3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1-02  浏览次数:271
 
核心提示:  工信部发布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类似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等重工工业,短期内产能过剩颓势恐难以扭转。目前国内工

  工信部发布2013年中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报告:类似钢铁、有色、建材船舶等重工工业,短期内产能过剩颓势恐难以扭转。目前国内工业已由高速增长模式进入以结构调整为主的中高速增长新阶段,预计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增长9.7%左右。

  2012年以来国家统计局对6万余户大中型企业的统计显示,其产能综合利用率基本低于80%,部分行业甚至不足75%,但投资增长仍然较快,新增中低端产能继续积累,产能过剩矛盾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目前产能过剩呈现行业广、程度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并有从钢铁、电解铝、建材、船舶等传统行业向风电光伏碳纤维等新兴行业扩充的趋势,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期对超过35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消化过剩产能至少需要3年时间,22.7%的企业则表示彻底化解产能过剩需要5年。

  对于钢铁、有色、建材、石化、船舶等过剩产能行业,报告预计,今年产能过剩的行业颓势不会迅速扭转,低迷运行的行业格局也不会有根本转变。

  “以钢铁为例,未来全行业将总体维持微利状态,生产增速会放缓,企业经营形势依然严峻。”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经历过2013年的“谷底”之后,2014年钢铁需求和价格会略微上涨,但环保限产成为常态,钢厂倒下风险进一步上升。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对此表示,产能过剩的各个行业还需出台明确细化的市场退出标准,对缺乏竞争性的落后产能给予时间缓冲,期限内实现淘汰。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