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集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是矿山设备检修生产基地,具有装备制造方面的强大优势和雄厚的技术力量。杨福斌创新工作室在生产创新实践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杨福斌本人,夺取过四个不同专业的技术状元,被命名为辽宁省劳动模范。鞍钢股份大型厂是鞍钢重要的一流精品型材生产基地,具有六十多年发展历史。王军创新工作室勇于挑战,解决大量技术难题。王军本人被评为国家智能型职工和全国劳动模范。
谈到两家创新工作室联姻的初衷,杨福斌、王军表示,成立创新攻关协作体,目的在于整合创新资源,充分发挥两个创新工作室之间的协同效应,通过加强技术交流与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创新工作室对两家企业发展的贡献度,为企业打胜扭亏脱困攻坚战作贡献。
创新攻关协作体的成立,得到两家创新工作室所在单位——矿业集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和鞍钢股份大型厂的支持和肯定。两家单位的负责人表示,两家创新工作室携手创新攻关,既可以发挥各自专长和优势,合力创新,实现1+1>2,又可以为基层单位创新工作室开创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今后,两家创新工作室将从矿山机械技术和轧钢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为双方开展创新攻关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创新需要合力
杨福斌创新工作室与王军创新工作室强强联手,成立了鞍钢集团首个创新攻关协作体。其难能之处在于跨工序整合了创新资源,为其他创新工作室的发展提供了示范,开阔了思路。
在钢铁行业陷入困境的当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我们强身健体、逆境突围的不二法门。近年来,在集团公司的鼓励和支持下,各单位职工创新工作室蓬勃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置身于一线职工群众中的职工创新工作室的引领示范效应,最广泛凝聚、激发一线职工创新潜能,显得尤为重要。
强强联手,才能合而共赢。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一个团队也是同样,因业务范畴局限,必然有其解决问题的“死角”。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可以优势互补,使创新能力无限扩大。
合力创新,潜力无穷。打破工序界限、实现协同创新是杨福斌和王军创新工作室“创新攻关协作体”体现出的最大特点。协同创新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资源的整合形式,而是要把“工匠精神”变成一种常态,通过有效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深度合作,充分释放创新活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不妨让我们把思路放得更开一些,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打破界限,合力创新,相信这样职工创新定会硕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