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备件“超市”如何为武钢降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8-07  浏览次数:328
 
核心提示:8月1日,在毗邻武钢厂区的铁铺岭,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能够储存几万种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的武钢国贸中心仓库正式投入使用。
       8月1日,在毗邻武钢厂区的铁铺岭,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能够储存几万种备品备件、辅助材料的武钢国贸中心仓库正式投入使用。武钢延续数十年,在各个生产厂分散设立备件“小集市”的供应方式,被更符合现代物流运作理念,能实现备件集中仓储、验收、配送的“大超市”模式彻底改写。

      “小集市”储备总量大但保障能力有限

      经过近十年的产能扩张,原有仓库拆除不少,导致库容不够的问题十分突出,很多物资都采取了“转移到车间、班组”的“没有办法的办法”。

      对这种“小集市”供应方式带来的弊端,即便是普通的武钢职工,也能在平时耳闻目睹。

      上下班,在武钢的各个大门附近,时常能看到生产厂用只能在厂区内行驶的“红牌车”,转运供应商不能进入厂区的备品备件,地上一片狼藉的场景。

      而因为仓库库容不够,各类与现场管理要求格格不入的“机旁临时仓库”,时间长了似乎也都成了规程,职工们往往还要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承担起额外的“安保”职责。

      为了确保不影响生产,各个“小集市”都尽力向“小而全”方向发展,不仅重复储备,而且这些物资很难共享,看似每个不大,但累计存货资金的占用量不小。

      “最大的问题,是耗费了各生产厂极大的精力和资源后,设备保障能力还低。”武钢国贸公司物流储运部负责人说。即便是机旁备件堆积如“山”,但也时常会出现少量物资由于供应商不及时备货,想用时断供的问题。

      “大超市”品种全、价格廉、送货快

      4.5万平方米的“大超市”,集中储备的物资由各生产厂共享,一旦发挥出品种全、价格廉、送货快的优势,就能很快提升对生产厂的保障能力。

     在中心仓库,笔者看到几万种规格的备品备件、辅助材料,按仓库功能划分,有序存放在自动化立体库、平面库、重件库。而毗邻厂区的便利,专业配送车队的优势,则让“超市”具备了“让生产厂放心”的供应能力。

      在降低供应物资价格方面,“超市”也具备了更大的发言权。“‘小集市’模式下,供应商是多频次零星送货到现场,增加了物流成本。而对‘超市’则是规模性集中送货到仓库,供应商的成本降下来了,即便是供货价格比原来低,利润也不见得低,这也是‘共赢’。”

      “按照国内同行的经验,备品备件集中领用后,可以降低3%~5%的成本,即便价格只降1%,成效也相当惊人。”

      降低的成本,全部由各生产厂共享,“超市”不赚一分钱差价。“一方面,是两级公司的要求;另一方面,‘超市’的成立,把我们分散在全武钢的绝大多数职工集中起来了,提升了人力资源工作能效,只需要前几年人员配置的50%,就能够把‘超市’运作好。”

      线上线下“超市”协同是降本关键

      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到合适的地点,是“超市”的承诺。日常消耗性物资按照生产厂需求定时“送货上门”,对于检修用物资则是随要随送。

      承诺的底气,来自线上“超市”系统的日趋完善。为了建设“互联网+采购”体系,武钢今年请来开发电子招投标软件的国内顶级专业化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电子招投标相关法律、法规,完善了电子招投标平台。而同步开发设计的资源管理系统,将武钢股份设备部、生产厂、国贸的采购与仓储配送环节“串”在了一起,在各类信息完全透明共享的基础上,自动生成补库计划和配送方案。

      与此同时,“超市”配备了更为专业的验收人员,更能保证供应货物质量的受控。“每一件物品进库前,都要贴上类似身份证功能的条形码,什么时候、谁验收进库等信息一扫便知,这就为追责制度的落实奠定了基础。”

     与先进企业相比,武钢的物流仓储水平差距较大,但只要是脚踏实地,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追赶,并结合武钢的实际有所创新,这个差距终究会抹平。

      通过仔细对比分析,国贸公司发现并不是所有物资都适用于集中仓储。比如,类似AB类材料、建材等物资,验收后直接送到现场,反而更能降低物流成本。为此,国贸公司在每个生产厂都保留了一名供应员,负责处理类似的“杂事”,以及驻在厂的供应协调。而前期安放在生产现场的33台“自动货柜机”,也将在有效的监管下发挥车间班组“粮草库”的作用,成为“超市”服务的终端。

      笔者了解到,现阶段最重要的是新老供应模式的顺利磨合,以及清理、消化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大量“机旁库”的存货,这项工作的进展会在全体武钢职工的“眼皮子”底下进行。

      而在股份公司层面,如何从规划设计、安装施工、检修保养等方面形成合力,提升各生产厂可以相互通用的备品备件的比例,则是“超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采访手记:

      “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这是武钢公司领导的期许,也是职工群众的心声。

      市场是吝啬的,给企业的机会都是转瞬即逝,一旦错过,与先行者的差距就会成几何倍数地拉大。但在发现问题后,还久拖不决,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决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只会成几何倍数地增加。

      “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追赶,并结合武钢的实际有所创新。”这是笔者在采访中听到的最为动容的话。因为在追赶的背后,往往有着太多不为外人知道的艰辛;而这些艰辛,又何尝不是践行“三严三实”,体现共产党人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追求的最好注脚。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