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高新区浒墅关镇宝安路58号苏钢厂家属区房屋搬迁改建工程正式启动,截至当天下午5点,441户居民就有431户前来签约,签约率97.7%,超过了事先设定的“改建正式实施”的“门槛”——签约96%的目标。这意味着,苏钢厂家属区近1600名老职工,可以在不远的将来住上新居了。
据了解,位于浒墅关镇宝安路58号的苏钢厂家属区,共有房屋440余套,这些房屋始建于上世纪60、70和80年代,不但时间跨度大,房屋年久失修、结构老化、基础设施滞后,而且由于企业多次改制变革,家属区内拥有宿舍、公租房、房改房等不同类型产权,里面既有苏钢退休老职工、现职工,又有买卖、继承、租赁的非苏钢职工,人员复杂,居住环境较差。
昨天排在第一个完成协议搬迁手续的金永珍告诉记者,自己家那套住了26年的老公房外部环境脏乱差不说,楼道内也是破旧不堪。如今,盼了许多年的改建工程总算到来了。根据协议,她家67平方米的老公房易地改建后可以换到90平方米的新房。在过渡阶段,还可以拿到每月1080元的过渡费,这让他们一家都非常高兴。
与金永珍一样高兴的,还有苏钢家属区的许许多多老职工。昨天清晨7点不到,记者在苏钢社区签约现场看到,排队等候签约的“长龙”已经超过百米。而到傍晚5点,441户居民中,已经有431户前来签约,签约率达到97.7%。这也意味着,苏钢厂家属区房屋搬迁改建工程可以顺利启动了。高新区建设局副局长、征收办主任沈锦龙介绍说,苏钢家属区改建项目,是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在法治理念下,顺应民意,实现民意,创新工作模式,由区征收办、浒墅关镇、苏钢集团、苏钢社区和房屋自改委发挥“五位一体”职能,合力推进征收(拆迁)的一次新尝试,也是政府和住户和谐推动征收(拆迁)的一次新探索。
沈锦龙口中的“新探索”是指,项目启动前,高新区征收办、浒墅关镇、苏钢集团指导全体住户选举成立房屋自治改建委员会(自改委),由住户全面参与苏钢家属区危旧房搬迁、改建、监督、管理工作。而在具体操作阶段又将协议搬迁和依法征收有机结合起来,推出了房屋“先协议搬迁后征收”的工作模式,即协议搬迁期限签约达96%,协议搬迁生效,改建才可以正式实施,并对协议搬迁期满未签约的住户启动征收工作。
对于项目启动后的跟进工作,苏钢集团副总裁、苏钢家属区改建工作小组负责人沈桂胜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90%以上的住户从老家属区搬了出来,这保证了项目能顺利实施。“新建的住宅区离老家属区不远,明年上半年开建,一共造3幢18层的高层住宅,有60平方米和90平方米两种户型。到2017年下半年,原来苏钢家属区17栋老公房内的441户住户就都能搬进去住新房了。”沈桂胜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