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文献 » 烧结球团文献 » 综合资料 » 正文

灰仓卸灰系统治理 破局困境提升环境效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8  作者:王学龙 刘辉  浏览次数:377
 
核心提示:摘要:本文围绕山钢股份炼铁厂新动区烧结二车间卸灰作业展开,深入剖析现有电液插板阀、双螺旋给料机、皮带秤及加湿机组成的卸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适应性改造方案,并从多个维度对改造后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该改造不仅有效解决了卸灰作业难题,大幅提升了生产环境质量,还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烧结行业的灰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参考范例。 关键词:灰仓治理;卸灰系统改造;环境提升;效益分析
 灰仓卸灰系统治理 破局困境提升环境效能

王学龙 刘辉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 山东莱芜 271104)

摘要:本文围绕山钢股份炼铁厂新动区烧结二车间卸灰作业展开,深入剖析现有电液插板阀、双螺旋给料机、皮带秤及加湿机组成的卸灰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的适应性改造方案,并从多个维度对改造后带来的效益进行分析。该改造不仅有效解决了卸灰作业难题,大幅提升了生产环境质量,还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烧结行业的灰仓治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参考范例。

关键词灰仓治理;卸灰系统改造;环境提升;效益分析

1 前言

在山钢股份炼铁厂新动区烧结生产过程中,卸灰作业作为重要环节,其运行的稳定性和环保性对整个生产流程有着深远影响。炼铁厂新动区烧结车间二区原料现有的卸灰系统在长期运行中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对作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实现绿色、高效的生产目标,对该卸灰系统进行适应性改造迫在眉睫。

2 卸灰作业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2.1复杂系统导致扬尘治理艰难

现有的卸灰系统设计繁杂,包含众多的传动部位和结合部位。在卸灰作业过程中,这些部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缝隙,成为粉尘逸散的通道。尽管车间采取了多种密封措施,但由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难以从根本上杜绝扬尘现象,使得作业现场粉尘弥漫,不仅增加了员工患职业病的风险,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2.2电液插板阀问题突出

电液插板阀在全部打开后,经常会压住下部的螺旋给料机,导致螺旋给料机无法启动,影响卸灰作业的连续性。同时,电液插板阀处的漏灰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即便进行了密封处理,缝隙处仍会漏灰。这不仅造成了物料的浪费,还增加了现场清理的工作量和成本。

2.3双螺旋给料机故障频发

双螺旋给料机端部频繁漏灰,对轮螺栓损坏现象也较为常见。由于双螺旋给料机对轮螺栓为非标件,市场上现有的备件无法与之匹配安装,导致维修难度增大,维修周期延长,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进度。

2.4皮带秤维修极为不便

皮带秤采用全密封结构,当皮带损坏时,由于现场空间狭小,缺乏必要的维修空间,使得更换工作难以顺利进行。这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还导致设备停机时间过长,影响了生产效率。

2.5加湿机叶片问题严重

现用400加湿机叶片为非标件,前期除尘系统的叶片备件无法与之适配。为维持生产,车间只能对旧叶片进行改造后临时使用,但这种旧叶片的使用时间较短,需要频繁更换,进一步增加了设备维护成本和工作量。

2.6料仓底部支撑存在安全隐患

料仓底部未采取支撑加固措施,随着料仓的不断磨损,存在开裂、脱落等安全风险。一旦发生料仓事故,不仅会造成生产中断,还可能对人员和设备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 实施方案

3.1核心设备更换与拆除

为解决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更换2套新的电液插板阀,同时拆除现有的双螺旋、皮带秤和加湿机。通过这一举措,简化了卸灰系统的结构,减少了故障点,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3.2卸灰溜槽及附属装置安装

从新更换的电液插板阀下方新制作安装卸灰溜槽,直至底部加湿机。在溜槽中段设置手动插板阀(型号:YBF400),以便在设备检修时切断物料流,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进行;同时设置星型卸灰阀(YXD400),对物料的流量进行精准控制,提高卸灰作业的稳定性。

3.3 加湿机的合理更换

将底部400的加湿机更换为YJS350型加湿机。该型号加湿机的入口到出口中心距与现场尺寸相符,能够满足现场安装要求,同时在加湿机端盖上方增设3个扇面喷淋头,在性能上更能适应新的卸灰系统,确保加湿效果,减少粉尘产生。

3.4料仓底部支撑加固

利用现有的底部支撑柱,将其延长到灰仓底部,增加料仓的底部支撑。每个料仓底部的4个支腿全部利旧,通过这种方式,既降低了改造成本,又有效增强料仓的稳定性,降低料仓磨损后脱落的风险。

4 实施效果

4.1生产环境显著改善

改造后,卸灰系统的结构得到简化,扬尘点大幅减少,有效解决了现场扬尘严重的问题。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明显降低,改善了职工现场作业环境,降低了职工患职业病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生产与环保的良性发展。

4.2经济成本大幅降低

改造后,效率提升:卸灰时间效率提高30%;设备故障率下降60%。能耗节约:电机数量从6台减至2台,年节约电耗=(6-2)×2.2kW×24h×365天×80%负荷≈15.2万kWh,年节约电费约10万元(按0.65元/kWh计算),加水量交改造前节约用水30%。

4.3安全风险有效降低

底部料仓支撑加固后,极大地提高了料仓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料仓磨损后脱落的风险。这不仅保障了生产的安全进行,避免了因料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减少了因事故导致的生产停滞,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炼铁厂新动区烧结二车间二区原料区域卸灰系统的适应性改造,成功解决了现有卸灰作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实现了生产环境的显著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增长。此次改造在降低系统故障率、减少扬尘污染、节约备件费用、降低安全风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实践经验为烧结行业其他企业的灰仓治理和卸灰系统改造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绿色、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企业应持续关注卸灰系统的运行状况,不断优化和完善设备设施,以适应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和生产需求。

 
 
[ 技术文献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