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汪宁 王金刚 张守旗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冶金装备技术的发展,大中型高炉冶炼强度不断提高,炉顶料罐衬板的耐磨性、耐高温性和抗冲击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传统高铬铸铁衬板存在韧性不足、维护频繁等问题,严重影响高炉运行效率。本文以1#1880m³高炉为研究对象,提出采用高纯度氧化铝(Al2O3)基陶瓷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铸铁衬板,延长衬板使用寿命,对中型高炉的稳定运行提供更大保障。
关键词:高炉料罐;陶瓷衬板;耐磨材料;新材料应用
0 前言
高炉料罐衬板长期承受高温、高压、磨损及化学腐蚀等多重工况,传统高铬铸铁衬板因韧性差、耐热震性能不足,导致频繁更换(年均2-3次),严重影响高炉生产效率。此外,衬板磨损引发的罐体泄漏问题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开发新型耐磨、耐高温、抗冲击的衬板材料成为高炉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
1 传统铸铁衬板使用概况
传统铸铁衬板在实际应用中暴露出显著的技术短板:一方面,其维护工作强度大、维护次数频繁,每次检修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由于作业区域位于高炉炉顶煤气环境,存在煤气泄漏、中毒、爆炸等多重安全隐患,严重威胁检修人员安全。目前1#1880m3高炉炉顶料罐使用的铸铁衬板存在诸多问题,高炉炉顶料罐衬板磨损严重(图1),每次高炉定修均需要维护更换衬板,年均维护2-3次,单次定修时间约15小时,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另外,由于长期磨损冲击,外部罐体已进行多次包焊修补,但仍发生磨穿泄漏事故(图2),如处理不及时,很容易发生因泄漏造成均不上压高炉减风事故,导致高炉非计划停机抢修,影响高炉正常运行,且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这种状况迫切需要通过材料革新来根本性解决现有问题。
图1 炉顶料罐内部概况
图2 外部罐体包焊
2 材料性能对比与创新设计
2.1传统高铬铸铁衬板的局限性
高铬铸铁板具有在金属类衬板中较高的硬度、耐磨性、机械强度,是应用最早的金属衬板材料,广泛运用在各类厂矿的储运系统。但因其断裂韧性、冲击韧性在金属衬板当中最低,并不适用于运输大块矿石的冲击性较强的场所;其耐腐蚀性较差,也不适用于腐蚀性物料输送;由于焊接性能差,无法采用焊接方法安装,只能使用螺栓孔位方式安装[1]。
在力学性能方面,铸铁衬板存在显著缺陷,主要表现为硬度与韧性的矛盾关系。其典型硬度为HRC60-65,但断裂韧性仅为KIC≈2.5MPa·m1/2,这种性能失衡源于高碳含量(2.5-3.5%)导致的晶界碳化物脆性相富集。在实际应用中,夏比冲击功普遍低于8J(25℃),动态载荷下的临界冲击能量阈值≤15J/cm²,抗冲击性能明显不足。
在热物理性能方面,铸铁衬板表现出较差的稳定性。其热膨胀系数高达(10-12)×10-6/℃,而导热系数仅40-50W/(m·K),这种特性导致严重的热应力集中。在750℃工况条件下,热疲劳循环寿命不足100次,且600℃时抗弯强度下降超过40%。
从耐磨性能角度看,铸铁衬板存在复杂的磨损机制,包括显微切削磨损、脆性剥落和氧化磨损。铸态组织的各向异性导致20-30%的性能波动,共晶碳化物取向造成的磨损率差异可达35%。实际使用中,衬板失效模式多样,包括深度>2mm的表面剥落、扩展速率>0.5mm/h的贯穿性裂纹以及安装孔周边碎裂等问题。
在微观结构方面,铸铁衬板存在枝晶偏析(Cr偏析度>15%)和碳化物尺寸分布离散(5-50μm)等本征缺陷。环境敏感性方面,在湿H2S环境下腐蚀速率>0.5mm/a,且易受碱金属(K/Na)渗透导致晶界脆化。这些缺陷导致维护成本高昂,更换频率达4-6个月/次,单次维护耗时15-20小时,年均综合维护成本超过100万元。
2.2陶瓷衬板的创新优势
在力学性能方面,陶瓷衬板完美解决了传统材料硬度与韧性的矛盾问题。通过95%高纯度Al2O3+ZrO2复合体系设计,在保持HRA85-95超高硬度的同时,断裂韧性提升至≥4.8MPa·m1/2,冲击功达到15J以上,完全克服了铸铁衬板脆性断裂的问题。这种独特的"刚柔并济"特性使陶瓷衬板在承受高速物料冲击时表现出色,动态载荷承受能力较传统材料提高3-5倍。
在耐高温性能方面,陶瓷衬板热膨胀系数(7.2×10-6/℃)较铸铁降低30%,导热系数优化至25-30W/(m·K),有效避免了热应力集中问题。在750℃高温工况下,抗弯强度保持率超过85%,热震循环寿命达500次以上,彻底解决了铸铁衬板热疲劳寿命不足的痛点。
在耐磨性能方面,氧化铝陶瓷优异的耐磨性主要源于其很强的硬度。粒子冲蚀角为0°时,属纯滑动磨损,磨损形式为低应力磨粒磨损,在这种工况条件下,氧化铝陶瓷的磨性相当于锰钢衬板的266倍,高铬铸铁的171倍。在某些特定的工业工况下用,甚至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十倍以上[2]。
从使用维护角度看,陶瓷衬板具有8年的超长使用寿命,是传统衬板的24倍,模块化设计使安装效率提升50%,实现真正的免维护运行。在恶劣工况下,其耐酸碱腐蚀性能提升10倍,抗高温氧化温度达900℃,年均综合维护成本降低92%。这些优势使陶瓷衬板成为高炉高效稳定运行的理想选择。
综合分析来看,氧化铝陶瓷衬板在硬度、耐磨等方面是所有衬板材料中最优的,适用于物料硬度高、冲击性不大、粘结性适中、高温性的物料,尤其是对于连续生产、缺少停机维护时间的企业,其使用周期长、免维护的优势[1]。
3 应用效果分析
耐磨新型陶瓷衬板与传统高铬衬板对比分析,以1880m3高炉为例:
在经济效益方面,传统铸铁衬板每年需进行3次维护,其中两次局部更换,剩余一次完成1套料罐衬板整体更换,年均综合成本高达100.3万元(含备件90.3万元和维护费用10万元);而陶瓷衬板使用寿命长达8年,整体更换62.86万元,年均成本仅7.86万元,年节约成本达92.44万元,投资回收期不足1年。这种革命性的成本优势主要来源于材料寿命的大幅提升(延长24倍)和维护需求的根本性降低。
从生产稳定性角度看,陶瓷衬板实现了质的飞跃。其优异的抗冲击性能(KIC≥4.8 MPa·m¹/²)彻底解决了衬板断裂问题,将年非计划停机维护次数从3次降至0次。模块化设计使更换效率提升50%,单次维护时间从15小时大幅缩短,为高炉连续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4年1月16日利用1#1880m3高炉大修机会,炉顶料罐施工作业15天,完成新型耐磨陶瓷衬板改造使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系统始终保持稳定状态,未发生衬板脱落、外部罐体磨损情况(图3)。这一技术革新不仅大幅降低了高炉料罐的停机维护频率,还显著减少了人工维护成本,为高炉长周期经济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图3 炉顶料罐衬板采用新型陶瓷材料
在可持续发展维度,陶瓷衬板具有三重战略价值:其一,减少维护频次直接降低碳排放,完美契合《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其二,作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重点支持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其推广应用符合产业升级方向;其三,8年免更换的特性显著减少固废产生量,每套衬板全生命周期可减少约15吨废弃物,环境效益显著。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同时满足《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效率提升和绿色发展要求的典范案例。结语:陶瓷衬板在高炉料罐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耐磨性、延长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其轻量化、模块化设计进一步优化了高炉运行效率,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材料解决方案。未来可推广至其他高温、高磨损工况设备。
4 结语
陶瓷衬板在高炉料罐中的应用可显著提升耐磨性、延长寿命,并降低维护成本。其轻量化、模块化设计进一步优化了高炉运行效率,为钢铁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材料解决方案。未来可推广至其他高温、高磨损工况设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