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一个“跌”字始终贯穿本地冷轧市场,贸易商心态悲观到极致,价格似乎“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售价从年初的3500下滑至当前的2450元/吨左右,跌幅超出1000元/吨,不过,最近市场表现企稳态势,贸易商再降价欲望减弱,市场是否已触底业内普遍关注,笔者从以下几个关注点进行分析,为业内提供参考依据。
成本高企钢厂苦不堪言
据了解,普氏62%铁矿石指数年内下跌25%,期间4月份出现一次较强反弹,而本地冷轧跌幅在30%左右,一次反弹未曾出现,倘若再加上人员工资和环保力度加大所要付出的成本,可以说钢厂的负担非常重,以致目前京津冀冷轧大厂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钢厂苦不堪言。
需求渐好资源紧俏
笔者跟踪最近市场变化,一来终端采购略有加大,中间流通商观望情绪有所缓和。二来近期钢厂发货偏慢,规格断档的情况普遍,市场低价资源逐渐向高价靠拢。另外,市场出现了惜售情绪,特别是在完成既定销售任务后,便封库不卖,这在今年的运行中是很少出现的情况,可以说明市场盲目看空的心态有所好转,再降价欲望明显转淡。
环保炒作市场闻鸡起舞
最近环保成为钢市炒作对象,北方钢坯、带钢、热卷等品种均出现冲高回落行情,虽然持续时间短也没令冷轧反弹,但市场已经嗅到涨价苗头,特别是在9月阅兵之前,环保依然是敏感地带,继续炒作不无可能,加之冷热轧仅400元/吨左右的价差,遏制冷轧再降空间。
从以上资源紧俏、钢厂亏损、需求渐好、环保炒作等几个方面考虑,市场多方力量在积聚,笔者认为价格阶段底部正在形成,市场信心亦在缓慢建立,后期市场有望稳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