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资讯 » 正文

酒钢宏晟电热公司安全生产334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5-07  浏览次数:157
 
核心提示: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4月30日,宏晟电热公司生产二作业区已累计安全生产334天。机组无任何故障出现,生产指标也不断优化。从今年年
 从去年6月1日至今年4月30日,宏晟电热公司生产二作业区已累计安全生产334天。机组无任何故障出现,生产指标也不断优化。从今年年初开始,该作业区有的班组每月在正常工资的基础上平均每人还可获得500元左右的额外奖励。目前,他们正动力十足地向安全生产400天的目标迈进。

据记者了解,以前该作业区很多工作都存在推诿扯皮的现象,时不时大家都成了“救火队员”,到最后什么问题都没解决。绩效考核只体现群体绩效,个人工作业绩不突出。时不时指标上不去或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导致所有职工受考核,“吃大锅饭”造成职工缺乏干劲。

那么生产二作业区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他们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上下同欲者胜

在今年一季度宏晟电热公司举办的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生产二作业区的首席作业长闫庆海结合自己上任近一年的工作经历,作了关于基层工作统筹安排的演讲,获得了在场学员和职工的一致好评。

闫庆海是2013年6月份调至生产二作业区担任首席作业长的。俗话讲“新官上任三把火”,但他上任后却沉默了一个月,目的就是“巡诊”作业区的“症结”。

一个月后他得出了结论:一是职工普遍存在干工作怕担责任的心理,导致工作推来推去;二是干工作随意性较大,不符合相关规程,导致工作效率低下;三是工作责任主体不明确,特别体现在管理技术人员中,开始谁都管到最后谁都不管。

找到“症结”,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很关键。

正所谓“上下同欲者胜”,闫庆海和作业区党支部书记何强、主任工程师吴晓龙进行了沟通,统一了管理思路。

闫庆海介绍说,管理思路主要把控五个方面:一是事前预测分析,在开展一项工作前,现场操作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工作的各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二是制定计划,针对当前新职工较多的现状,计划制定必须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责任主体和目标;三是计划实施,要求管理技术人员改变以往去现场“指手画脚”检查的作风,要以服务意识进行过程跟踪和业务指导;四是检查考核,一项工作或一个班次结束后,必须根据考核标准进行检查验收;五是总结分析,不断完善。

去年7月,生产二作业区开始实施这套管理思路,闫庆海给作业区定了最低标准,即“做到”,例如,打扫卫生有人安排就要有人扫;现场只要是危险场所就要围起来,并挂警示标识……

人人有绩效

有任务还得有激励机制,职工才能干得“给力”。在宏晟电热公司,奖励主要来自于生产安全稳定、指标进步、任务完成等方面。

据介绍,火电生产,主要把控节水、节煤和设备稳定三方面。水耗和煤耗下降,成本就会下降;设备安全稳定,生产任务就可以顺利完成。

为此,闫庆海安排主任工程师吴晓龙一心抓好生产指标。设备包保到个人,出事故班组有连带责任,并将设备消缺率、质量返工率等指标纳入班组奖励机制;现场生产的小缺陷处理不允许超过8小时,大缺陷不能隔夜;责任工程师要和点检员共同去班组解决问题;班长之间要加强沟通,任务面前人员可相互协调借用,一切以生产为重……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果然进步了。去年6月,他们被宏晟电热公司考核了3万多元;7月份,他们居然获得7万元的奖励。

有了“蛋糕”,分得合理职工心里才舒服。为避免再次吃“大锅饭”,切实体现效率和公平并重,生产二作业区按照个人保班组、班组保作业区、作业区保公司、兼顾职工个人劳动价值的原则,实行了“3+1”绩效奖励模式。“3”是指群体、安全、生产情况,“1”是职工个性化绩效标准,每月每位职工的奖励在“3”的基础上还要考虑“1”,奖优劣罚。

7月份奖励的分配无疑取得了良好效果。

喇学智是该作业区一位“大老粗”班长,在闫庆海眼里,他的优点就在于实实在在带领班组成员往前走。

“以前班组负责的区域‘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多的时候每天都有6次,不安排不督促也没人主动去干。”喇学智说。去年7月份以后,每个设备、指标都包保到个人,谁出了问题谁当月的收入就少,稍微大一点的问题还影响别人,干好了奖励还不少,大家都开始动心了。

从今年年初开始,喇学智班里的职工每人每月在正常工资的基础上还可获得500元左右的奖励。

“活干好了,我们不仅把自己的那部分拿回来了,还挣到了别人的钱。”喇学智朴实地笑着说。

润物细无声

如今,生产二作业区值长张学徳的工作即是“临阵”指挥、全盘掌控生产情况,不再是自己挨个询问指标当“救火队员”,原因在于现在指标有问题主值班员就会主动来找他分析。

其实在闫庆海心里,工作“做到”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做细”,第三步才是“做好”。

张学徳的体会即是工作做细后对职工行为和意识潜移默化的结果。

“一时的转变要长久坚持下来,一是靠做细工作,二是靠督导。”闫庆海告诉记者。作为首席作业长,闫庆海每天都去现场,有时晚饭结束后,他也会从家开车到现场,目的在于发现一些职工习以为常的问题。

“分析问题的思路要延伸,原因要归类到管理、操作或者是技术缺陷等方面;工作落实执行时要做到重点交代,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执行,人员安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现场基础管理的重要程度是由高到低的关系;每天都进行生产情况分析,上一班要对下一班负责,将总结后的经验定期进行推广……”吴晓龙简单罗列了一些工作“做细”的表现。

为了提升工作的执行力,闫庆海强调突出层级管理,工作明确责任人后,一级要对一次负责。同时要加强沟通,不仅是作业区内部职工之间的沟通,还要及时与其他作业区进行沟通。

张学徳说:“实行这套管理思路几个月,感觉工作流程顺畅多了,大家各负其责,任务量变小了但收入却增加了。有了激励机制,岗位职工主动干工作的意识也增强了,大家的观念都在变。”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