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工杨志国:降本增效冲锋在前
3月份,该厂精炼车间丙班1号精炼小组在杨志国的带领下,劳动竞赛综合得分97.75分,在16个精炼小组中排名第一位。
杨志国告诉笔者,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会对钢水的成分和温度造成影响。正是在他的精心操作下,3月份在该厂开展的精炼钢水窄成分控制攻关中,碳、硅、锰元素命中率分别达到96.3%、97.1%、98.7%,较2月提高2%、1.2%和2.1%;开展的中包温度命中率攻关中,中包温度命中率由之前80%稳定到87%以上;因成分不合导致CSP边裂和钢种改判及降级事故为零。
浇钢工郑新广:精心操作创效益
3月份,浇钢工郑新广成功避免了一次连铸机粘结漏钢事故,减少事故损失20余万元。
3月6日郑新广上夜班,在连铸浇钢过程中,他发现结晶器外弧钢水异常波动,经过试探性挑渣和细心观察后,发现外弧坯壳明显增厚,十多年的浇钢经验告诉他,这是粘接的预兆。
向来警觉的他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迅速调整拉速,使连铸机拉速归零,同时通知主控和其他工友即刻采取应急措施,加快了挑渣频率,一刻不停的密切注视着液面变化,约一分钟后,振动单元体将粘接的坯壳与结晶器分开,一切恢复了正常,成功避免了一次粘接漏钢事故。
在他的带领下,他所在的班组全月无事故,产钢17407吨,在四个班共八个组中排名第一。
钳工姜代庆:呵护天车为创效保驾护航
该厂运行车间钳工工长姜代庆,每天坚持到天车巡检,查看天车是否存在漏检或不按要求点检的问题,抽查点检制度的落实和点检过程的控制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用随身携带的工具进行处理。
姜代庆告诉笔者:“在设备维护中,一颗螺丝松了,我们不知道他会为生产带来多大损失,把它拧紧了,也不知道它会为生产带来多大的效益,但只要我们拧紧了,就为生产创效保驾护航了”。
3月份,他排查出安全隐患共30余处,并且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理,确保了天车的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