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钢铁工业需抓住绿色、创新、协同三个关键因素协同推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5-28  来源:兰格钢铁网  浏览次数:857
 
核心提示:5月27日,第11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召开,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超出席并作主题演讲。冯超围绕钢铁行业
 5月27日,第11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在上海召开,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冯超出席并作主题演讲。冯超围绕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提出,在新发展格局下,钢铁工业需要抓住绿色、创新、协同三个关键因素协同推进,其中绿色发展作为行业未来发展的驱动力和方向,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钢铁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是一项全面的、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应高度重视,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定目标,从持续推进节能减排、超低排放等现有工作着手,按部就班,有序推动,加强与上下游行业、国内外各种资源的协同,充分用好政策、技术、金融等手段,推动钢铁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始终重视绿色低碳发展。”冯超指出,从上世纪80年代起的节能工作、行业“十二五”规划提出降碳目标,到全面推进超低排放,钢铁行业逐步建立了以节能、清洁生产、能源管理等为中心的绿色生产体系,绿色发展观念日趋成熟。

数据显示,2020年,重点统计企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至545kgce/t,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为13.20%,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比例为20.02%,占比逐年下降。作为工业领域能源消费的重要一员,钢铁工业碳消耗控制取得了重要成绩,为实现“双碳”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3060’目标的驱动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到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钢铁行业势必会成为降碳的‘主战场’。”他提出,钢铁企业要做好低碳转型,要全面考虑各个要素,做好顶层设计、规划指引,积极布局非化石能源、碳捕捉等技术,发挥产品制造、能源转换、社会废弃物消纳的碳中和链条作用,并利用好绿色金融工具。

央行等数据显示,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1.8万亿美元,绿色债券存量约1250亿美元,规模分别居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未来,“碳中和”将为中国带来138万亿元,甚至200万亿的投资机遇。

自2015年中央首次明确绿色金融的顶层设计以来,已有大量企业受惠于绿色金融。与庞大体量相对的是,6年来,仅有4家钢铁企业发行了85.8亿元绿色债券。“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大,一直以来被严控信贷投入。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和绿债目录里,只有清洁生产产业和绿色服务两类可以直接支持钢铁企业。”冯超解释,“实际操作过程中,钢铁企业能得到的绿色金融支撑更有限。”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以来,我国多次提出要推动绿色金融标准国际趋同。今年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强调,要推动国际绿色金融标准趋同,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随后,央行行长易纲在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明确,正与欧盟共同推动绿色分类标准的国际趋同,争取年内出台一套共同的分类标准。

“绿色金融标准是识别绿色经济活动、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项目的基础。钢铁行业得到绿色金融的支撑,相关项目必须符合绿色金融标准。”他指出。

与我国现行的绿债、绿色信贷目录相比,欧盟标准(《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法》)从气候变化减缓、气候适应、水与海洋环境等6个维度,评估每项活动对六大环境目标的贡献,判断其是否为绿色经济活动。欧盟分类法除绿色低碳项目,欧盟分类法同样也对从棕色向绿色转型潜力的经济活动给予支持,也涵盖了部分尚不属于绿色低碳的经济领域和活动。

他提出,标准趋同这将为钢铁行业利用绿色金融带来巨大潜力。钢铁行业应重点关注这一变化,并积极应对,争取相关权益,由观察者向参与者、领跑者转变,深入研究绿色金融政策,把握发展机遇,推动钢铁行业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