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形成劳模创新的‘链式效应’,努力创造经济效益,为攀钢扭亏脱困贡献力量。”5月12日,陶功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攀钢钒轨梁厂首席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陶功明与工作室成员一起讨论钢轨生产技术的优化。
近年来,为充分发挥劳动模范在企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攀钢开展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立工作。劳模创新工作室是由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劳动模范作为负责人,并以其名字命名,同时由相关人员组成的创新团队。
在创立过程中,攀钢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注重创新、突出实效的原则;从场所安排到硬件配置,从经费资助到设施更新,从项目推荐到成果应用,得到了各单位的大力支持;通过申报推荐、综合评审,攀钢命名了陶功明、张邦志、盛光华、彭声等首批1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集团公司工会生产生活保障部负责人表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命名,为劳模全面发展、贡献智慧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激励劳模再立新功、实现进步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身到创新大潮当中。
攀钢劳模创新工作室将通过发挥工作室的团队优势,围绕生产经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科技创新等活动,创造价值、提升效益;承担本单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相关操作技能的示范和推广等任务;总结和推广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法和技术创新成果、专利;发挥技能“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业务交流、导师带徒等活动,着力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发挥劳模精神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团队敬业奉献意识;开展劳模精神研讨交流,扩大劳模精神的影响力。
张超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钛业公司钛冶炼厂冶炼丁班炉长张超表示,将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平台,充分发挥劳模优势,不断提高学习交流、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水平,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