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

冶金信息装备网

  • 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客服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电话:0311-88357930
当前位置1: 首页 » 新闻资讯 » 热点聚焦 » 正文

2014年钢管的困境,2015年如何来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01-30  浏览次数:162
 
核心提示:  我国钢管行业不仅是全球产量最高,而且是全球消费量最高;其中无缝管年均产量接近5500万吨,焊管年均产量接近6000万吨;整个

   我国钢管行业不仅是全球产量最高,而且是全球消费量最高;其中无缝管年均产量接近5500万吨,焊管年均产量接近6000万吨;整个钢管行业年均产能接近1亿,产能过剩接近3千万吨。另外山东、天津、江苏是钢管行业产量最多的省份,上海、广州以及山东是钢管行业消费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北方多为焊管生产重镇,南方多为消费重镇;不过自从2012以来,再到2015-2016年,钢管行业整体呈现供需两不旺的困境,特别是在2014年,行业面临的困难是越来越多。其中不乏资金紧缺、产量过多、需求乏力、心态消极等主客观因素。更为重要的是行业并没有找到合适的道路来突破,特别是行业内的整合以及产品结构、层次、等级等多种问题的解决。下面就具体针对2014-2016年钢管行业的困境和如何突破最三方面探讨:

  第一,产品低劣,淘汰困难,竞争能力差。钢管行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同质化产品非常严重,产量严重过剩,竞争能力差,出口能力更差。究其原因在乎两点:第一,管厂接近60-70%是民营小厂,门槛低,设备更新慢、工艺技术粗糙,整体的投入也非常少,很难在技术、设备、创新等多种领域带来实质性的突破;当然也有一些比如包钢、鞍钢、宝钢等大型的钢厂拥有先进技术,但是多数是国营企业,分享成果甚微。第二,行业投入的资金太少,而且做国际性交流的能力也比较弱;特别是在出口产品方面。除了价格略占优势之外,基本很难找到值得认可的地方。这种情况恐怕还会延续三到五年,除非钢市行业出现三成以上的倒闭和破产,否则很难达到一定标准。但是也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民营钢管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优势产业。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的逆境中,钢管生产企业的产品市场份额却不断扩大。其中山东已成为中国钢管采购基地,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以及中东、欧洲、韩国、俄罗斯、印度等国际市场。但是想创造更高的利润,就得产品高精尖的技术含量和优质的产品质量。

  第二,需求到了枯水期,供应仍在顶峰。从2014年的行情趋势就不难看出,随着国际以及国内经济增速的下滑,房地产、制造业、机械业以及加工等行业均出现了不同层次的衰退;虽然国家先后推出了棚改、基建、水利等重点工程的投资,但是能够起到的刺激推动作用并不是很乐观。据了解,很多专家预测,2015年国内经济增速会在7-7.3%左右,相比2015年的增速都是有下滑的;特别是房地产、基建等行业恐怕难有回升的希望。对于庞大的产能,恐怕很难再像2012-2013年之前那样释放了。一方面,贸易商的储水池的作用消失殆尽,过大的压力转嫁给与了钢厂。另一方面,利润太少,涉及的厂商也会越来越少;特别是今年有业内人士预测,在未来的两三年,钢市行业将会陆续淘汰三成以上的厂商。因此可以说,钢铁行业转型势在必行。

  第三,行业混乱,价格不按规律走。对于布满国内大小市场的民营管厂来说,价格可谓是唯一的优势。特别是在当前行情不好的情况之下,不按市场价格规律来走,也不按照成本具体的核算方式来看,变相的降价可谓是司空见惯。一方面,行情不好,生意难做,市场抢占资源也就越来越厉害,导致了竞争无序、报价混乱,各自为营;均以走量、分市场为主。另一方面,降价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吸引市场注意力,快速的回笼资金,虽然利润较少;但是不必造成库存积压,也不必担忧银行信用等问题。当然这种不利的影响就是市场竞争环境恶劣,不再以转变模式为中心;另外更为严重的就是市场转变方向不对。

  如何破?在供需同步放缓、原材料低价波动和经营持续微利的“新常态”下,中国钢企步入转型升级的窗口期。

  首先,淘汰产能,减少产量、大力降低生生产率这是当务之急。说句实话,东西多了,自然就贬值;同样的东西多了,自然没有用武之地,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等,反而不能形成正比的收入,又有何意思?当然如果我们一味的说减、淘汰等,可能也未必会带来新的希望。只有增加新的产品,才能创造新的需求点。比如河北地区,就是靠产业创新来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长点。一方面,把钢结构住房、厂房发展成新产业;另一方面,当下钢结构住房无论从市场开发,还是生产制造方面都还停留在“试验田”阶段,尚未形成气候。另外也有一些大的钢厂发展副产业以及海外投资等,这个依然有风险。

  其次,就是多多突破进口产品。比如产品方面,很多大型企业所生产钢管从大众实用到高精尖定位,从普通套管到液压支柱,从5毫米到1500毫米的不同口径及同一口径不同壁厚的所有产品,开始注重产品的环保性,耐性以及新颖性。再比如产业链方面,根据现有的钢管企业和规模和产品种类,进一步完善冶炼-轧管-管加工-热处理的钢管产业链,通过一批重点项目的建设,延伸上下产业链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特别是在钢管加工方面,推进产品向高档、优质、多功能、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转变,在下游产业发展基础上适当向上游方向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总体上看,2015年钢市形势依然很严峻,其中资金链、环保法都会尽力的压制钢铁行业的复苏。特别是新环保法施行,不仅大大的加重了钢厂生产的成本;更是在强迫行业不断走向兼并之路。对于一些小厂,没有规模,没有市场优势,没有产品质量,没有稳定的客户渠道,都将很难在2015年继续生存,一部分企业陆续走向倒闭与破产之路。另外据业内得知,目前行业为转型并没有投入过多的资金与精力,多半钢厂依然是按部就班的吃老本。对于今后的两年来说,市场需求也很难出现实质性好转。
 
 
[ 新闻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电子期刊 会员服务 版权声明 冀ICP备13016017号-1